讀經:以西結書四十七章一至十二節,詩篇三十六篇八節,四十六篇四節,約珥書三章十八節下,撒迦利亞書十四章八節上。
以西結書說到兩道河。頭一道河在一章,就是迦巴魯河,在神的百姓被擄之地。第二道河在四十七章,就是在聖地的生命水河。頭一道河是為施行審判;第二道河是為供應生命。在迦巴魯河邊,是在受管教的地方;在生命水河邊,是在得生命的地方。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從殿中流出來的河。
創世記二章說到生命樹,(9,)又說從伊甸流出一道河,滋潤那園子。(10。)樹與河都表徵神渴望將祂自己分賜到人裡面作生命。生命樹指明神要我們喫祂;河指明神要我們喝祂。在創世記二章的樹與河,乃是整本聖經中兩條線的起頭:一條是關於神作活糧,另一條是關於神作活水,二者貫穿整本聖經,終極完成於啟示錄二十二章的生命樹和生命水的河。關於神作人的食物,聖經說到羔羊的肉、無酵餅、嗎哪、各種的祭物、以及迦南美地一切動物與植物的出產。在約翰六章,主耶穌清楚說到這事:『我就是生命的糧;』(48;)『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活糧;』(51;)『我的肉是真正的食物,我的血是真正的飲料;』(55;)『那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57。)關於神作給人喝的水,聖經說到泉,(出十五27,)從磐石流出來的水,(出十七6,民二十11,林前十4,)井裡湧上來的水,(民二一16~17,)和地裡湧出來的水。(士十五19。)詩篇三十六篇八節下半說,『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四十六篇四節說,『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約珥書三章十八節說,『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來。』撒迦利亞十四章八節說,『那日,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約翰福音在四章十四節和七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都說到活水。聖經這些地方啟示,神這活水已經從永遠裡流出來,流到我們裡面,解我們的乾渴。
以西結四十七章,是神話語中將神活水的流描述得最詳盡的一處。生命河的流不在第一章,這是很有意義的。那一章沒有生命河,卻有烈火。在三十七章有風成為我們的氣息,卻沒有湧流的水。一直到四十七章,纔開始有水流。在四十七章之前,水還不能進來,因為神的殿還未建造起來。
要帶進河流,有幾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是殿的建造和完成。在此之後,人纔開始照著殿,照著殿的模式、法則和典章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事,開始照著殿的規模、樣式、模式、典章和法則。(四三10~11。)其次,事奉的祭司也都正確的事奉神。最後,還有各樣的祭物:二百分之一的羊,六十分之一的小麥和大麥,一百分之一的油。有每年獻的祭,每月獻的祭,每日獻的祭,並嚴肅會獻的祭物。我們必須看見,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纔帶進河流。
當主看到以上的一切,祂必定很快樂。祂有了殿,就是祂寶座之處,祂腳立定之地,也是祂得安息並滿足的居住之地。祂看見了殿及其規模與典章,祂也看見了祭司和祭物。所以祂使河流出,河就開始從殿流出來。
現在我們能明白,為甚麼在四十七章以前沒有題到河流。河流完全在於建造。何時何處有一班信徒,像以西結所描述的那樣,在一裡建造起來,那裡就有河從建造中流出來。在你所在的地方若是有建造,就必定有河從那建造流出來。假如主對你所在地方的召會能說,『這是我寶座之處,這是我能立足之地,這是我能居住、安息、並滿足的地方。』如果主能對你所在之處這麼說,河流必定會從建造中流出來。
今天許多熱心的基督徒注重開展和差傳福音的工作,但他們的光景卻很可憐。他們出外為主作工,卻沒有流隨著他們,因為他們忽略了源頭─召會的建造。離了真正的建造,是不可能有流的。如果在地方召會裡有剛強的建造,就會有河從那建造中流到別的地方。他們必定有流,有大水,有衝擊力。
我們何等需要建造!我們需要召會被建造成為殿,就是神的家。從這樣的建造裡,要產生神的流。往外去是在於建造。傳福音是在於建造。這就是為甚麼主耶穌在約翰十七章二十三節說,當我們被成全成為一的時候,世人就知道是父差了子來。這意思是說,當我們被建造成為一的時候,世人就會信服。基督教分裂的情形,大大限制了福音的衝擊力。
以西結四十七章一節上半說,『他帶我回到殿門,見殿的門檻下有水往東流出。』要使水流出,必須有門檻,就是出口。這指明我們若藉著基督,多與神接觸並親近祂,我們就有一個出口,讓神的活水從召會中流出來。
河從殿中往東流。(1中。)東方是向著主的榮耀。(民二3,結四三2。)往東流,指明神的河一直是向著神的榮耀流。河只管神的榮耀。
召會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當為著神的榮耀。譬如,我們傳福音時,該尋求神的榮耀。我們傳福音若是為著神的榮耀,就必定有活水流出來。然而,我們若不顧神的榮耀,水流就要受到限制。在召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該尋求並顧到神的榮耀。這樣,活水就會從召會流出來。
以西結四十七章一節下半也告訴我們,水由殿的右邊流出來。根據聖經,右邊表徵首位。水由右邊流出,指明神的水流該居首位。我們該讓主居首位,也需要讓主的水流居首位。這樣,水流就有果效,並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成為管治的因素。
這水流是在祭壇的南邊。(四七1末。)這指明水流總是在十字架旁邊。我們若不受十字架的對付,水流就會受攔阻。我們若要有水流,就必須受十字架的對付。我們必須樂意經過十字架,使水能流出來。
這裡主要的點乃是手拿準繩的人,(3,)這人就是主耶穌自己,祂的形狀如銅。(四十3。)我們曾指出,就豫表說,銅表徵審判和試驗。主耶穌以人的身份受過試驗和審判;因為祂受過試驗和審判,所以祂如今能試驗人並審判人。因為祂受了試驗,所以祂有資格試驗人;因為祂受過審判,所以祂彀資格審判人。祂是那位手拿準繩的人,他完全彀資格來量我們。
我們以前曾指出,量的意思就是試驗、審判和據有。一位姊妹買布的時候,先要察驗布,然後量布。她量了多少,就買多少。這指明量就是察驗、試驗、審判,至終是得著並據有。
這人手中拿著準繩,來量河的流。(四七3~5。)
當這人開始量河水時,從殿裡只有一點點水流出來。然後他量了一千肘,水流就加深,到了踝子骨。(3。)他再量了一千肘,水流又加深,到了膝。(4。)以後這人又量了一千肘,水流就更深,到了腰。(4。)當他第四次量一千肘的時候,水流就成了可洑的水,不可蹚的河。
在聖經裡,一千這數字表徵完整的單位。譬如,詩篇八十四篇十節,作詩的人說,在耶和華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一千既是表徵完整的單位,量一千的意思就是量完整的單位;一量就是完整的量。
我們若要享受由殿流出的河,就必須被主完整的量過。我們若要享受更深的流,就必須被量過,也就是被主試驗、察驗、審判並佔有。我們的動機、目的、目標、願望,都必須受審判。我們所有的每一樣東西,與我們有關係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受審判。這要加深在我們裡面的流。
當我們受主審判的時候,必須有徹底的認罪。我們必須讓主作我們的審判者,讓祂把我們帶進祂的光中,好暴露我們。然後我們該對祂說,『主阿,你所審判過的一切,現在都是你的。主,求你佔有我,完全據有我。』
主對我們的審判和試驗,不是一次而永遠的。在以西結四十七章,那人不是量一次、二次或三次;他乃是量四次。在聖經裡,四是受造的數字。這裡量了四次,指明我們這些受造之物需要被主徹底的審判並試驗,然後被祂完全佔有。
被主完全佔有,是不容易經歷的。我們可能以為完全被主佔有了,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發現自己仍然有所保留。然後我們再被試驗並審判,此後我們更進一步奉獻給主,說,『主阿,得著這個,據有這個。』我們可能以為主已經佔有了一切,但主知道祂只得著我們到某一個程度。所以,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又發現,我們還是為自己有太多的保留。我們就再向主認罪,並經歷祂的試驗和審判。即使過了許多年,我們仍然沒有完全被主據有,因而需要一再的被主量度、試驗、審判並據有。
你可能不知道,如何能確定被主量度有多少,被主得著有多少。我們乃是憑河的深度來知道這事。如果河水只到踝子骨,這證明我們還沒有完全被主量過。河有多深乃在於我們被主量過多少。我們不必爭辯或稱義自己,只要看我們流的深度。你的流有多深?到了踝子骨麼?到了膝麼?到了腰麼?水流成了不可蹚的河麼?成了可洑的水麼?我們需要照樣來看我們的光景。
同樣的原則也可應用於地方召會。你無需為自己所在的召會爭論。你可以說,你所在的召會是最好的。照著你的觀念,你的召會可能是最好的,但照著水流,可能不是最好的。你可以宣稱你有水流,但這流有多深?想想你所在召會的水流有多深。那裡的水流可能只到踝子骨,或到膝、到腰。可能水流成了不可蹚的河,可洑的水。每個地方召會中水流有多深,乃在於主量度和據有的程度。在這事上,我們騙得了人,卻騙不了主。祂知道我們所在之處的水流有多深。
我們都需要被主量度並佔有。當祂來量我們時,需要我們的合作。若沒有我們這一面充分的合作,主就很難來量我們,審判我們,據有我們,並佔有我們。但願我們仰望主的憐憫,藉著祂在眾地方召會中的量度,有一道不可蹚的河。
在乾地上行走很容易,但在河流裡很難。當水到了踝子骨,雖然不方便,仍然能行走。當水到了膝,行走就比較困難。當水到了腰,就很難行走。這指明在我們享受主恩典的流以前,我們還能作自己所喜歡的事。當我們只是淺淺的經歷主的流,我們仍然能憑自己的努力行動。但是當水流加深到膝,就較難行動。我們有恩典,但恩典的量還不彀,所以我們繼續運用我們自己的努力。
當水流加深時,牠就困擾、限制並阻撓我們。當恩典的流升高到腰時,就是最難作基督徒的時候。我們的光景變得相當為難。譬如,我們一面有彀用的恩典,很難再發脾氣;但另一面卻沒有足彀的恩典,勝過脾氣。我們有恩典,但還要運用自己的努力。這實在是進退兩難。我們有恩典的河,這河卻不彀深。但是恩典的流一旦深到我們不可蹚,我們就讚美主,並開始洑在河中。當我們洑在其中,就不再嘗試用腳站立;我們放棄自己的努力,而洑在河中。
我們從主所得的恩典越少,就越需要用自己的力量。但是當我們接受洋溢之恩時,就不再需要用自己的力量。我們停止了自己的努力,而讓河流帶我們往前。我們這樣被帶著往前,就很容易跟隨主,讓祂引領到任何祂要我們去的地方。
我很關心在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還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還想要憑自己站立。他們一直掙扎努力,要用自己的腳站立。這意思是說,他們正用自己的努力,要作得勝者。凡在這樣光景中的人,需要看見他們需要更多的恩典。他們需要更深的流,使他們放棄站住的努力,而洑在河中。洑游河中最好的路,乃是信靠河的流,忘掉自己的努力,而讓河的流帶我們往前。當我們接受洋溢之恩時,這就成了我們的經歷。
雖然恩典是彀用的,我們仍需隨著主恩典的流往前。當我們被河流帶往前時,我們不該想要有自己的方向。我們該放棄自己的方向,而順著流的方向行動。然而,有時候水流朝一個方向,而我們朝相反的方向。為此,我們常常成為主的難處。
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活,且滿了生命。(結四七9。)這河乃是生命的河,惟有生命能使百物得活。僅有教訓和恩賜並不重要,因為教訓和恩賜不能分賜生命。以西結並不是說,百物要認識,或百物要運用恩賜;他乃是說,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活。
在這流裡,必生長樹木,每月結出佳美、可口的果子。(12。)這水也帶來極多的魚。(9。)隱基底和隱以革蓮這兩城的名字,(10,)含示牲畜。隱基底的意思是,『羊羔之泉;』隱以革蓮的意思是,『二牛犢之泉。』這些泉源乃是給年幼的牲畜,就是給羊羔、牛犢的。從這一切我們看見,河流產生樹木、魚和牲畜。
在正當的召會生活中,有許多結果子的樹木,因此不缺果子。你所在地方的召會若是活的,就必定有結果子的樹木。有結果子的樹,表示在你的召會中有水流。樹是長在活水旁。在你所在地的召會中若有水流,就必定有樹,結出豐盈的果子。
隨著河的流,也有打魚的。(10。)打魚表徵人數擴增。在你所在的地方召會,一年過一年人數若沒有擴增,這表示沒有打魚的,而沒有打魚表示沒有水流。我們若要打魚,就必須有水流。我們需要有曬網和撒網之處。我們需要打魚,好使人數擴增。
在召會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有羊羔之泉和牛犢之泉,好得著餧養。因此,我們需要食物,需要人數的擴增,也需要餧養。這就帶進補網,就是建造。哦,我們需要樹、魚和泉!這一切都在於一件事,就是河的湧流。我們再次看見,我們何等需要神的河來湧流。
以西結四十七章八節說,這河流向東海。(另譯。)根據地圖,東海就是鹽海或死海。藉著從神殿中流出的河,死海的鹽水要得著醫治。這意思是說,死亡要被生命吞滅。當地方召會中生命的流豐富且深廣時,許多死亡就要被生命吞滅。然而,一個召會中若沒有水流,那個召會就要成為『死海』,滿了鹽。但若有河的流,死就要被生命吞滅,『死海』就要活過來。
雖然死海和乾地能活過來,死也能被生命吞滅,但窪濕之處卻不得治好。(11。)窪濕之處既不是乾地,也不是流水之處。窪濕之處乃是半泥半水,既不濕也不乾。窪濕之處表徵一種滿了妥協的光景。這意思是說,無論那裡有妥協的光景,那裡就是窪濕之處。我們絕不該與任何『窪濕之處』有牽連。
主耶穌責備老底嘉的召會像溫水,不冷不熱。祂告訴在老底嘉的人,他們應當或熱或冷,而不要像溫水。祂也說,他們若仍然不冷不熱,祂就要從口中把他們吐出去。(啟三15~16。)像溫水就是在一種妥協的光景中,在窪濕之處。
我們對召會的立場必須是絕對的。你若站在宗派裡,就該絕對的站住。你若與自由團體站在一起,就該絕對的同那個團體站住。你若站在召會的立場上,你就必須絕對的站住。你應當或冷或熱,而不該像溫水。像溫水就是在窪濕之處。你若放棄宗派和自由團體,卻又不絕對的為著召會的立場,你就是在窪濕之處。一個人可能在召會生活中,卻不是絕對的。這樣的人乃是窪濕之處。
甚至主也無法治好窪濕之處。窪濕之處是中立地帶,半路涼亭,妥協之處。有些聖徒既不在巴比倫,也不在耶路撒冷,乃在巴比倫和耶路撒冷中間地帶。這意思是說,他們是在窪濕之處,甚至他們就是窪濕之處。
我們必須絕對的在流中,或站在乾地上。我們若在窪濕之處,或在『泥濘』的光景中,主對我們就無能為力。進到窪濕之處很容易,從其中出來卻很難。召會必須是在絕對之地。因此,為著召會生活,我們必須絕對。
召會也該是各從其類的地方。創世記一章十一至十二節說,地發生了青草、樹木、菜蔬,各從其類。蘋果樹不能長出蘋果桃。長出蘋果桃,就不是各從其類,乃是成了窪濕之處。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沒有一個人是不男不女的。你若在宗派裡,就在那裡從你那一類。你若在自由團體裡,就在那裡從你那一類。照樣,在一個地方若有一班聖徒是那地方的召會,他們就必須從召會這一類。
你若在主的恢復中,就要絕對在主的恢復中,不要在半路涼亭。要完全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你若停在半途,就會成為窪濕之處,不會有任何水流,甚至沒有細流。你所有的水只彀使你成為『泥濘』。你會成為窪濕之處,而窪濕之處不得治好。我在主恢復的年日中,從未看見窪濕之處得治好的。
主耶穌在啟示錄二十二章十一節說,『行不義的,叫他仍舊行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行污穢;義的,叫他仍舊行義;聖別的,叫他仍舊聖別。』這裡我們看見,主耶穌渴望並要求絕對。我們必須學習絕對。因著絕對,我們就會在流中,這流不是涓涓細流,乃是可洑的河。這樣,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活。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