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約十四2。)這裏的『住處』(複數)和二十三節的『住處』(單數)原文同。『住處』是甚麼意思?這許多住處是指基督身體的許多肢體,(羅十二5,)這身體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17。)主的身體有許多肢體,每個肢體就是一個住處。許多住處就是身體的許多肢體,這由二十三節得到充分證明。那裏說,主與父要同愛祂的人安排住處。每位愛耶穌的人都是一個住處。我們都是神建造的住處。這建造就是基督的身體,所有的住處乃是基督身體的肢體。
二節的『我去,』意思是,主要經過死與復活而去,將人帶進神裏面,以建造神的居所。這就是馬太十六章十八節所說召會的建造。在那裏主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二節這裏主說,『我去是為你們豫備地方。』難道這是兩件分開的事麼?不可能。主只有一個工作。祂不是去天上為我們豫備地方,同時又在地上建造召會。這是不合邏輯的。我們若把這兩段話擺在一起,就會看見豫備地方就是建造召會。主為著建造召會,就必須去豫備地方。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將是新耶路撒冷的建造。(啟二一2。)主現今在建造召會。這個建造召會就等於建造新耶路撒冷。我們曾看過,在全宇宙中,神只有一個建造-用祂的贖民,建造祂活的居所。
『我去是為你們豫備地方,』意思就是,主要豫備地方完成救贖,為人開路,並為人作出立場,好使人進入神裏面。那就是說,主要為我們鋪路,使我們能在神裏面。這是這章的中心思想。我們若要讓神住在我們裏面,我們首先必須進入祂裏面。我們若不進入祂裏面,祂就不會進入我們裏面。一旦我們住在神裏面,祂就要住在我們裏面。
但是像我們這樣的罪人,怎能進入神裏面?我們怎能進入公義聖別的神裏面?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是一班遠離神的人。你知道我們離神有多遠麼?必是非常的遠。你曾測量過你與神之間有多遠麼?你曾數算過你與神之間有多少障礙麼?第一道障礙就是罪性;第二道是我們的罪行;第三道是世界;第四道是魔鬼,就是世界的王或首領;第五道是死。此外,肉體、己、以及舊人,也加增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間隔。我們是離神極遠的人。我們怎能被帶進祂裏面?罪人怎能進入神裏面?所有隔離的元素:罪性、罪行、世界、魔鬼、死亡、肉體、以及己,都必須除去,然後我們纔會親近神,不只到神面前,更是到神裏面。
為此,需要一些工作,一些豫備。主必須作豫備的工作。祂必須去,不是到諸天之上,乃是到十字架,好除掉所有的障礙。所有的障礙都被主那包羅萬有的死除掉了。在十字架上,主除掉了我們與神之間的一切障礙。祂對付了罪性、罪行、世界、這世界的王、肉體、己、舊人、甚至死亡。藉著死與復活,主鋪好了路,豫備了地方,好把我們帶進神裏面。我信這就是『我去是為你們豫備地方』的正確意義。
在美國有許多高速公路和大道。主的死與復活已經豫備好一條大道,好帶我們進入神裏面。在主釘死以前,有許多障礙、阻撓,妨礙了我們進入神裏面;我們無路可以進入祂裏面。但藉著祂的死與復活,主開闢、豫備了道路,鋪好了大道,能立刻領人進入神裏面。主挪移了所有的山岡,填平了所有的凹地,鋪好了大道,付上了所有的過路費。我們無須付上甚麼,我們可以直接進入神裏面。
藉著祂的死而復活,主不只開了進入神的道路,也為我們在神面前,並在祂裏面,豫備了立場。請聽這佳音:在神面前,並在神裏面的地方,已經為我們豫備好了。只要我們相信主耶穌的名,我們就在神面前,並在神裏面有了立場。我們都必須喊說,『阿利路亞!我在神面前,甚至在神裏面有了立場,甚至神自己也不能拒絕我。哦,因著基督豫備的工作,公義的神永遠不能趕逐我。我在神裏面有這樣一個堅固的立場。』我能向你們見證,對於我在神裏面的這個事實,我十分有把握。沒有釘死並復活的基督,我們絕不能有這個保證。但主既經過了十字架,並且從死人中復活,我們就知道我們在神面前有了地位,在神裏面也有了立場。
不要以為主是去天上,在那裏豫備大廈,有一天我們可以到天上,住在那個大廈裏。這種思想太低了。這和佛教類似。這種思想為天主教的教訓所持守,甚至也廣為更正教的教訓所持守。我們都必須除去這種近似佛教的思想。中文和合譯本在繙希伯來九章二十四節和彼前三章二十二節的『天』時,甚至採用了『天堂』這辭。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天堂』是佛教字眼。這是佛教發明的。我非常難過,基督教居然接受了這種思想。天主教從異教採取了好些東西,這就是馬太十三章三十三節所說的麵酵。在那裏主告訴我們,有婦人將酵放在細麵裏。這比喻裏的細麵,表明神的兒子是生命的餅作我們的滋養;婦人代表羅馬天主教,她所拿的酵象徵罪惡、不潔之物,諸如異教與偶像的東西。天主教將異教的東西帶進關於基督的道理和教訓中。這種上天堂的思想,就是細麵裏的一種酵。
主的救贖不是為我們在天上豫備地方,主的救贖乃是為我們在神裏面豫備地方。這個思想何等神聖!這個思想是在最高的水平上。主救贖了我們,將我們帶進神裏面,在神裏面為我們豫備地方。你讀完全本新約之後,請告訴我,新約說我們在那裏?當我們蒙了救贖、得救、重生之後,我們在那裏?我們在基督裏面,也在神裏面。連約翰一書也啟示,我們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我們裏面。(約壹四13。)整本新約的中心思想乃是說,在我們得救重生之後,我們就在神裏面,也在基督裏面。神與基督是我們的居所。再者,我們也成了神的居所。這樣,神與我們,我們與神,乃是互為居所。主清楚的說,祂是在神裏面,不是在天上,為我們豫備地方。祂豫備地方,使我們能進入神裏面,使主能藉著祂的救贖,將我們帶進神裏面。藉著祂的死而復活,祂已將我們帶進神裏面。讚美主,我們每個人在神裏面都有地方!你喜歡在天上有地方,還是喜歡在神裏面有地方?
主去是要將人帶進神裏面,以建造祂的居所。祂上十字架成功救贖,除去人神之間的一切障礙,好為人開路,並為人作出立場,使人進入神裏面。在神裏面的立場擴大之後,就成為在基督身體裏的立場。凡在神裏面沒有立場、沒有地方的,他在基督的身體,就是神的居所裏,也沒有地方;這身體就是神的居所。因此,主去成功救贖,乃是為門徒在祂的身體裏豫備地方。
在三節主說,『我若去…就再來。』我非常喜歡這句話。這話證明主的去(藉著死與復活)就是祂的來(到門徒這裏-十四18,28)。這就是說,祂的去就是祂的來,祂藉著去而來。主的去並非祂的離開,實在是祂另一步的來。主的死與復活是祂進一步的來。祂去受死,就是祂進入我們裏面。主的心意是要進入門徒裏面。祂曾在肉體裏來,(約一14,)也曾在門徒中間,但祂在肉體裏無法進到門徒裏面。祂必須進一步經過死與復活,使祂得以變化形像,從肉體變化為靈,好進入並居住在門徒裏面,如十七至二十節所啟示的。祂復活之後的確來了,將祂自己,就是聖靈,吹進門徒裏面。(約二十19~22。)因此,祂的去就是祂的來。
讓我用多年前發生在臺灣的事作例證。有一天我買了一個大西瓜回家。當我把西瓜買回家,放在餐桌上的時候,孩子們都非常興奮。然後,我們把這西瓜拿到廚房裏。有一個孩子嚷著說,『不要把西瓜拿走!』我告訴他們要安靜,因為把西瓜拿走是為叫他們能喫,叫這大西瓜能進入他們裏面。西瓜必須經過過程,被切成片。幾分鐘後,大西瓜成片的回到孩子們面前。孩子們個個開心。不到一個鐘頭,整個西瓜都沒有了。西瓜到那裏去了?進到孩子們裏面了。至終,這些孩子都成了西瓜孩子。拿走西瓜不是西瓜的去,拿走乃是西瓜進一步的進到孩子們裏面。耶穌就像那個西瓜,門徒怎能將祂吞下?那是不可能的。祂必須經過過程,被切成片。祂上了十字架,在那裏被切,且經過過程,不只被切成片,並且成了西瓜汁,好給人喝。現在耶穌不再僅是西瓜,也是西瓜汁了;誰喝了耶穌,耶穌就進到他裏面。耶穌經過死而去,使祂成為基督在復活裏回來。
主說,『就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約十四3。)這不是說,主要接我們到一個地方,乃是要接我們到祂自己裏面。主接門徒到祂那裏,乃是把他們擺在祂自己裏面,如二十節所說,『你們在我裏面。』
在三節主說,祂要接我們到祂那裏,以致『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主在那裏?祂在天上麼?不,祂在父裏面。主要門徒也在父裏面。(約十七21。)主既在父裏面,所以祂也要把我們帶進父裏面。我們這些門徒因著在主裏面,也就在父裏面。主在父裏面。藉著祂的死而復活,主已將我們帶到祂自己裏面。藉著在祂裏面,我們也就在父裏面,因為祂在父裏面。祂在那裏,我們也在那裏。這事藉著主的死與復活纔成為可能。在祂死而復活以前,主耶穌在父裏面,門徒卻不然。在祂死而復活之後,所有的門徒都進入父裏面,正如主在父裏面一樣。那時主就能說,『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
我們進入神裏面的道路乃是主自己。這道路既是一個活的人位,所以主要帶我們去的地方,也必是一個活的人位,就是父神自己。主自己是活的道路,把人帶進父神這活的地方。門徒像我們一樣,以為地方與道路都是地方,不是人位。可是主對他們說,『我就是道路。』
在六節主耶穌也說,祂就是實際。道路需要實際。主若不是你的實際,就絕不能成為你的道路。實際成了道路。
實際需要生命。主自己對我們乃是生命。這生命將實際帶給我們,這實際又成了道路,使我們得以進入父裏面。首先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然後這生命將神格的一切實際帶給我們。最終,這神格的實際乃是我們進入父裏面的道路。當主對我們是生命時,我們就有了實際。當主是我們的實際時,我們就有道路得以進入父裏面。
多年來我不領會,為何主先說道路,再說真理,或實際,末了纔說生命。最後我領會這個次序的意義。主若要作我們的道路,必須是我們的實際;祂若要作我們的實際,就必須是我們的生命。得著祂作生命,就得著祂作我們的實際;得著祂作我們的實際,就得著祂作我們進入父裏面的道路。主自己就是道路,這道路是實際,而這實際乃是在生命裏。
在六節主不是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天上去。』不,祂乃是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主的心意不是帶我們到天上去,乃是帶我們進入神裏面,進入父裏面。主不是帶信徒到天上去的道路,乃是帶信徒進入父裏面的道路。
父這活的人位是目的地,子這活的人位是道路。無論道路或目的地,都不是一個地方。道路是子,目的地是父。藉著子,我們進入父裏面。道路與目的地都是活的人位。藉著子的死與復活,我們都已進入父裏面。現今子在父裏面,我們也在父裏面,因為我們是在子裏面。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