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篇 不叫神的圣灵忧愁的生活

在本篇信息中,我们来到四章二十五至三十二节。在四章十七至二十四节,保罗给我们日常行事上所需要之生活的基本原则。在二十二和二十四节,我们看见学基督的条件乃是脱去旧人并穿上新人。一旦这条件符合了,我们就有可能过实际的生活,这实际就是神在光的照耀中的彰显。

壹 学基督的生活

二十五至三十二节描述我们在学基督时,实行上的日常生活。保罗说到学基督的日常生活时,深入许多的细节。他题到像生气、偷窃、苦毒、恼恨、忿怒、喧嚷、毁谤、恶毒、心存慈怜、彼此饶恕等事。虽然这些细节显而易见,但要辨识出保罗说话所根据之两件重要的事却较为困难。这两件事就是实际和恩典。使徒在十七至三十二节的勉励,以恩典和实际(21,24,29)作基本元素。他要我们的生活像耶稣的生活一样,充满了恩典和实际。(约一14,17。)恩典是所赐给我们的神,为着我们的享受;实际是所启示给我们的神,作我们的实际。当我们活实际并说实际,(弗四21,24,)我们就彰显神作我们的实际,别人就接受神作恩典,给他们享受。(29。)

在新约里,恩典和实际乃是一对。约翰一章十四节说,话成了肉体,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丰丰满满的有恩典,有实际;十七节说,恩典和实际都是藉着耶稣基督来的。

正如恩典和实际是一对,爱和光也是一对。在约翰福音,我们有恩典和实际,但在约翰一书,我们有爱和光。(四16,一5。)恩典是爱的彰显,爱是恩典的源头。同样的原则,实际(真理)是光的彰显,光是实际(真理)的源头。神的心里有爱,这爱彰显时,就成了恩典。照样,在神那里有光,光照出来时,就成了实际(真理)。当我们追溯恩典和实际(真理)的源头到神那里时,我们就在爱和光中。

我们已经指出,保罗在四章十七至三十二节的劝勉,同时题到实际和恩典。实际是清楚的题到,恩典多少有些隐藏,特别含示在保罗所题有关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我们若缺少恩典,就构不上与这些细节有关的标准。我们学基督的原则与实际有关,而细节与恩典有关。我们若要模成基督的形像,也就是说,我们若要学基督,就需要原则,也需要细节。我们若有实际,我们就有原则。我们若有恩典,我们就能在所有的细节上构得上标准。

保罗说我们照着那在耶稣身上是实际者学了基督。(四21。)主耶稣所设立的模型、模子就是实际。这实际就是原则,原则就是模型,而这模型乃在于脱去旧人并穿上新人。在十七至二十四节我们有得了更新之日常生活的原则,使我们能学基督。这原则乃是实际,就是主耶稣在地上时的生活。主的生活总是脱去祂自己的生命,并穿上父的生命。这就是耶稣的生活,这生活就是实际,就是学基督之生活的原则。按照这原则,我们脱去了旧人,并且穿上了新人。

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面都该受这原则支配,而不是受伦常标准支配。譬如,我们的谈话不该受伦常标准支配,乃该受新约中脱去旧人并穿上新人的原则支配。甚至我们笑多少或哭多少,也该由这脱去旧人并穿上新人的原则来决定。这原则比任何伦常标准都要高得多。

我们在受浸时脱去旧人并穿上新人,这新人就是召会生活。现今我们在召会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就要照着实际的原则,照着主耶稣的生活所设立之实际生活的模型。我们已经照着那在耶稣身上是实际者这个原则,受过教导。

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与恩典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面都需要恩典。恩典乃是神自己在基督里作我们的享受。我们需要让这享受从我们身上除去三十一节所题到的消极元素。这些消极元素之一乃是苦毒。没有恩典,我们无法除去我们的苦毒。但是我们有神在基督里作我们的享受时,我们的苦毒就会消失。当我们有彀用的恩典时,我们就能说,‘我被那作我享受的基督所充满。因着恩典充满我,并满溢出来,我里面没有地位留给任何的苦毒。’

只有当我们里面被恩典充满时,消极的东西才会从我们身上除去。以说闲话为例,我们喜欢说闲话,因为我们缺少恩典。我们若被恩典充满,就不会在说闲话上寻求满足。相反的,我们会满意于在基督里的满足。当我们被恩典充满,并且当基督是我们的一切时,我们就无须从别的事物寻求满足。

只有凭着恩典,我们才能过一种照着保罗在这几节所题一切细节之神圣标准的生活。我们若被恩典充满,我们原有的苦毒、恼恨、忿怒、喧嚷和毁谤,就会被恩慈、忍耐、怜悯、饶恕和爱所取代。这些品格不是从自我努力来的,乃是从基督作我们的享受来的。当基督是我们的享受时,我们对苦毒、恼恨、忿怒、喧嚷、或毁谤就失去了胃口,反而渴慕恩慈、忍耐、恒忍、温柔、怜悯、爱、以及其他各种的美德和品格。我们因着享受神在基督里作恩典而快乐满足时,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何等的不同!

贰 脱去谎言

现在让我们来看学基督之生活的细节。保罗在二十五节说,‘所以你们既已脱去谎言,各人就要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谎言在这里是指一切在本质上虚假的事物。我们已经脱去了旧人,也就脱去了一切本质上虚假的事物。如果我们对基督有享受,我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的脱去一切虚假的事物。最诚实忠信的人,乃是那些对基督有完满享受的人。当基督充满我们直到满溢时,一切的谎言就要从我们身上除去。

参 各人与邻舍说实话

我们各人既已脱去谎言,就该与邻舍说实话。当我们被基督充满时,我们所说的就是真实的事。我们的话语中将没有谎言和虚无。

肆 生气却不要犯罪

二十六至二十七节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生气不是罪,但有犯罪的可能。我们不该一直含怒,乃该在日落之前息怒。

按照四福音,主耶稣有时会生气,但是祂的生气总是有节制。因此,祂可以生气却不犯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必须是这样。我们的生气必须有节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损害。要控制我们的生气,我们需要许多的恩典。我们越多享受基督,我们的生气就越受限制与控制。

一 不可含怒到日落

保罗在二十六节告诉我们,不可含怒到日落。我们要慢慢的动怒,却要快快的息怒。按照这一节,我们不该含怒到日落以后。我们不该把怒气带到第二天。照圣经来看,我们必须在日落之前息怒。我们都需要操练这事。要有这样的操练,我们需要神在基督里作恩典。我们若有恩典的供应,我们就能慢慢的动怒,并且当我们真动怒时,也不会持续太久。我们若有恩典,我们的怒气就不会迟迟不去。

二 不给魔鬼留地步

二十七节说,‘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照上下文看,一直含怒就是给魔鬼留地步。不论在什么事上,我们一点都不该给他留地步。我们若坚持这样的怒气,实际上就是在欢迎魔鬼。但我们若息怒,就是向魔鬼关门,不给他留地步。

伍 偷窃的不要再偷

二十八节继续说,‘偷窃的不要再偷,倒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好有所分给需要的人。’在一卷这么高超启示的书信里,使徒仍然摸到诸如偷窃、怒气等低层、实行上的事。偷窃主要的是由于懒惰和贪心。因此,使徒嘱咐那些偷窃的不要懒惰,倒要劳力;也不要贪心,倒要将所得的分给人。

陆 败坏的话一句都不可出口

二十九节说,‘败坏的话一句都不可出口,只要按需要说建造人的好话,好将恩典供给听见的人。’败坏,直译,腐坏;表征有毒、难听、无价值的话。我们的言谈不该败坏别人,却要建造人。召会和召会的每个肢体都需要正确的建造。这建造主要是藉着我们的说话得以成就的。凡从我们口里出来的,都该是为着建造召会和众圣徒的好话。

不仅如此,从我们口里出来的话,应该将恩典供给那些听见的人。恩典乃是神具体化在基督里作我们的享受和供应。我们的话应当把这恩典载送给人。建造人的话,总是将基督当作恩典供应听见的人。我们的言语该是交通神在基督里作享受,将基督分赐给别人,作他们生命的供应。

柒 不要叫神的圣灵忧愁

保罗在三十节说,‘并且不要叫神的圣灵忧愁,你们原是在祂里面受了印记,直到得赎的日子。’本节开头的‘并且’这辞,指明在二十五至二十九节所题到的这一切事之外,还需要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我们不该叫圣灵忧愁。叫圣灵忧愁,就是使祂不喜悦。圣灵永远住在我们里面,(约十四16~17,)绝不离开我们。因此,当我们不照着灵而行,(罗八4,)就是在日常行事的细节中不照着实际,没有恩典时,祂就忧愁。我们在日常行事为人的细节上,若能照着实际和恩典的原则,就不会叫神的圣灵忧愁。然而,我们若不是这样生活,圣灵在我们里面就会忧愁。

圣灵在我们里面忧愁,意思是祂对我们不高兴。当我们感觉不快乐时,那不快乐的感觉实际上常常是圣灵的感觉。然而,当祂在我们里面觉得快乐时,我们也快乐。一个照着实际且在恩典中的正当生活,总是叫圣灵快乐,并且赐给我们圣灵的喜乐。

使徒在十七至三十二节的劝勉里,不仅有恩典和实际作基本的元素,还有神的生命(18)和神的灵作正面基本的因素,也有魔鬼(27)作反面的因素。乃是在神的灵里,藉着神的生命,不给魔鬼留地步,我们才能过满了恩典和实际的生活,像主耶稣一样。

捌 从我们中间除掉各样的邪恶

保罗在三十一节说,‘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喧嚷、毁谤,同一切的恶毒,都要从你们中间除掉。’我们若享受神在基督里作我们的恩典,就能从我们中间除掉这节所说一切邪恶的东西。譬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不会有喧嚷,也不会有毁谤。没有一个照着实际的原则,并在恩典中生活的人,会说别人的坏话。

玖 以恩慈相待

最后,三十二节说,‘你们要以恩慈相待,心存慈怜,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只有享受基督作我们生命的供应和我们的喜乐,才能叫我们心存慈怜。我们若是心存慈怜,就会彼此饶恕。在我们日常的行事为人里,我们需要饶恕别人,也需要求别人饶恕我们。这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很容易被人得罪,也很容易得罪别人。我们若得罪某人,我们需要求他饶恕。但是我们若被人得罪,我们就需要饶恕别人,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

在这段劝勉里,使徒也摆出神作我们日常生活的模型。我们在神的灵里,并凭着神的生命,就能像神一样饶恕人。如果这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不会叫神的圣灵忧愁。要过这样的生活,我们需要照着实际,并凭着神在基督里作我们的恩典而活。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