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篇 被變化(三)

(5) 在伯特利的經歷

我們已經看過,許多重要真理的種子,都撒在創世記裡。神的家-伯特利,就是這些種子之一。然而,很少基督徒認識神家的經歷是甚麼。無疑的,許多人知道,根據新約,神的家是指召會。(提前三15。)但實行的、正當的召會生活在那裡?雖然地上有千百萬的基督徒,但很少人有真正的召會生活;很多人主日早晨的崇拜,僅僅是坐在會眾中,聽某位傳道或牧師講道。這不是聖經所啟示實行的、正當的召會生活。根據聖經,在真正的召會生活中,每個得救的人必須是活的、盡功用的肢體。基督身體的每個肢體都必須盡功用。肢體不但盡功用,更是生活在一起,每天活潑的在基督裡彰顯神。這是聖經中所啟示實行的召會生活。關於這實行的召會生活,牠真理的種子是撒在創世記裡。

在創世記三十五章以前,神是稱為某人的神,例如,亞伯拉罕的神或以撒的神。祂是個人的神。但在創世記三十五章七節有『伊勒伯特利』(El-Beth-el),就是神家的神。祂不再僅僅是個人的神;祂如今是團體身體的神,神家的神。很多基督徒只經歷神是他們個人的神,少有經歷神是神家的神。你對於神是團體身體的神,有多少經歷?我們都必須這樣經歷神,經歷祂對我們不僅是個人的神,也是神家的神。這二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

在創世記三十五章我們看到一個重要且根本的轉彎。不過,很少神的兒女欣賞這點。他們一再讀本章,卻沒有看出其中所包含根本的轉彎。在本章之前,神是個人的神;祂是亞伯的神,以挪士的神,以諾的神,挪亞的神,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但在這裡,祂不再只是個人的神,乃是伊勒伯特利,神家的神。在希伯來文裡,『E1』的意思是神。在伊勒伯特利這名稱裡,希伯來文的字首和字尾兩次用到『神』字。就一面的意義說,神家的神是雙倍的。我們必須承認,對這點我們還沒有多少經歷。但是感謝主,我們在進入召會生活以後,對於神是我們團體身體的神有了一些經歷。在召會生活中,我們經歷神的確是團體的,而不僅是個別的。我們都能見證,我們在召會生活中所經歷的神,比我們在個人生活中所經歷的要豐富、甜美得多。這就是為何我們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在召會生活中。在個人方面,我們可以經歷亞伯拉罕的神或以撒的神,但是我們不能經歷伯特利的神。我們只有在召會生活中,纔能經歷神家的神。如果在多年以前,有人對你說到團體身體的神,你聽起來會像外國話一樣。但今天這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我們已經熟悉這種經歷,並且欣賞牠,遠過於我們對神個別的經歷。

不過,這不是說,沒有個人經歷神的一面。即使今天還有這一面。永遠不要忘記,聖經的真理總是有兩面。對神的經歷也是這樣,有個人的一面,也有團體的一面。今天很多基督徒不是對神沒有經歷,就是對神只有個人的經歷,他們缺少對神團體的經歷。但在召會生活一次又一次的聚會中,我們團體的經歷了神。

在這一點上,我需要對你們有些人說句誠實話。雖然你們和我們一週又一週的聚會,你們對神卻沒有團體的經歷。例如,你們每天在私下生活裡有禱告,但你們在召會聚會中從不禱告。在聚會中你們是旁觀者,好像看球賽的。你們看別人打球,自己卻不打。你們從不參與聚會。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批評那些參與的人說,他們太魯莽、太快了。但你們如何?你們在這裡是要作批評家、觀眾,還是要參與召會生活?這指明我們中間有些人不欣賞對神團體的經歷。我們有些人在聚會中還是不禱告。如果人要你們禱告,你們總會為自己找藉口。這顯示你們認為別人是祭司,自己是平信徒。你們這樣作就是建立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的階級。在神眼中這是異端。我們都必須禱告,推翻這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的制度。

若是一個地方召會的禱告聚會好,那必是因為禱告聚會中沒有神職人員或平信徒。雖然很多人禱告,卻沒有一個人獨自完成一個禱告,常常是許多人完成一個禱告。照著老舊、傳統的方式,有的人不但包辦一個禱告,同時還可能包辦兩三個禱告。有的人不是根本不禱告,就是一連作好幾個禱告。但在正確的禱告聚會中,應該有人禱告了一個短句,別人就接上去,這樣很多人一同盡功用,獻上一個禱告。這就是伊勒伯特利的經歷,對神團體的經歷。

創世記三十五章是從對神個別的經歷到對神團體的經歷一個根本的轉彎。在本章之前,沒有題到伊勒伯特利。在第一章啟示以羅欣,在第二章啟示耶和華,以後神告訴雅各,祂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但在三十五章,我們看見一個新的神聖名稱-伊勒伯特利,神家的神。

在本篇我們會看到,神告訴雅各說,他的名不再是雅各,乃是以色列的意義。神對雅各說,『你的名…要叫以色列。』(創三五10。)而雅各似乎對神說,『你的名是伊勒伯特利。』今天你是誰?是雅各還是以色列?以色列是甚麼意思?若回答以色列的意思是『與神摔跤者』就太道理了;以色列是召會人,而伊勒伯特利是召會生活。我們是在召會生活中的召會人。這不是道理,這是經歷。召會人是一班被神充滿的人,召會生活是神的團體生活。召會人是一班被神充滿的人,共同生活來享受神並彰顯神。這是在伊勒伯特利的以色列。

(a) 雅各的祭壇

在伯特利,雅各築了一座壇。(創三五6~7。)雅各對壇的經歷是漸進的。當他在伯特利看見異象時,(創二八18~19,)他並沒有築壇。他雖然把他的夢解釋得很好,但他只立了一根柱子。他在巴旦亞蘭的那些年日,沒有築壇獻東西給神,反而使用很多伎倆抓奪拉班。等他離開巴旦亞蘭之後,雅各首先回到約但東邊的竦割。(創三三17。)在創世記三十三章十七、十八節,聖經沒有像題到示劍那樣,說竦割是在『迦南地。』雅各在竦割,為自己蓋造房屋,又為牲畜搭棚,但他沒有為神築壇。這顯示他關心自己,關心他的牲畜,並不關心神。最後他離開竦割,前往迦南地的示劍,在那裡支搭帳棚,並且築了一座壇。(創三三18~20。)雅各給那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意思是以色列的神。這座壇是給雅各自己個人所經歷的神築的。他稱那座壇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實際上就是稱那座壇為他自己的神。很多基督徒都是這樣,他們為自己個人尋求屬靈的經歷。他們學習如何個人經歷基督並倚靠神。神對他們不是伊勒伯特利,乃是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很少基督徒關心神是神家的神。反之,幾乎所有尋求的基督徒,都關心神是他們的神。有的人也許會說,『神不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麼?說神是我的神有甚麼不對?哦,這位奇妙的神是我的神!』也許他們的創世記不超過三十章。他們必須往前到三十五章,看見神不僅僅是個人的神,更是神家的神。

雅各在二十八章的伯特利,在巴旦亞蘭,在竦割,都沒有祭壇;他是在示劍築了一座壇。在示劍築壇雖然很好,但這壇不是築在神的家裡,不是築在召會生活中。反之,這壇是築在略為離開召會生活的地方。你若查地圖,就會看到示劍離伯特利並不太遠。示劍這辭的意思是肩,表徵力量。雅各來到示劍,就得著加強,因為示劍是一個加強的地方。同樣,當我們來到我們的『示劍,』我們也得了加強。今天基督教裡幾乎所有的奮興會都是在『示劍,』這些奮興會不過是加強人。許多基督徒需要『示劍,』需要奮興會,一年一次來給他們加強。沒有一個奮興家關心召會生活,他們只在意加強人,叫人在基督徒的生活上往前。他們沒有說到與召會有關的事。

在示劍所築的壇是稱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以那與個人有關之神的名來稱呼;並不是伊勒伯特利,以那與團體的身體有關之神的名來稱呼。有的人也許說,『在示劍得著加強不是很好麼?』但請看雅各在創世記三十四章所遭遇的。他在示劍定居以後,麻煩就臨到了他。他有帳棚可以居住,有祭壇可以獻祭給神,雖然可以滿足了,但神沒有滿足。所以,創世記三十四章的經歷是必需的。麻煩來了,這麻煩叫雅各失去平安。接著,在創世記三十五章一節神說,『起來,上伯特利去住在那裡,要在那裡築一座壇給神。』神似乎告訴雅各:『我不要你住在示劍。僅僅在基督徒生活中得著加強是不彀的。一個加強的生活永不能叫我滿足。我渴望的是召會生活。我不要力量,我要神的家。我不要你留在示劍,我要你上伯特利去。』雅各到了伯特利,就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勒伯特利。

雅各對祭壇的經歷是漸漸進步的。他在巴旦亞蘭或竦割沒有祭壇。他在示劍的祭壇是給他個人經歷的神築的,不是為著對神團體的經歷築的。個人對神的經歷是好的,但不彀。我們需要從個人的經歷往前到團體的經歷。

祭壇是為著奉獻。你們可能都已經將自己獻給主了,但這奉獻是在那裡-在示劍還是在伯特利?是伊利伊羅伊以色列的經歷,還是伊勒伯特利的經歷?我在進入召會生活以前,不只一次獻上自己;但我在進入召會生活以後的奉獻,比已往的奉獻高多了。在召會生活以前,我的奉獻是單單為著自己,為著叫我成為聖別、屬靈、得勝並蒙神悅納。但在進入召會生活以後,我的奉獻卻是不同的。當你單獨生活的時候,不需要很多的奉獻。但在你結婚之後,發現配偶是一個製造麻煩的人,你就需要為著這新的處境獻上自己。你也許對主說,『主阿,在結婚以前,我曾奉獻給你,要成為聖別、屬靈並得勝的。既然我結婚了,我就必須為此把自己奉獻給你。我喜歡開窗,但我的妻子卻要關窗。我需要奉獻來配合這個處境。』這個奉獻是新的,是不同的。以後你有了孩子,又需要你進一步的奉獻。當你進入召會生活,你不僅有了一個製造麻煩的人,乃是有了成百這樣的人。很多人害怕來到大的召會,以為召會太大,長老們太強。他們寧願到較小的地方。這指明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以後,需要越來越大的奉獻。你結婚需要奉獻;你有了孩子需要更大的奉獻;你進入召會生活,需要最大的奉獻。沒有至上的奉獻,你忍受不了有些地方的召會生活。你會對自己說,『哦,在這個召會真是難阿!到處有「警察,」我簡直無法適應這處境。』因著你無法適應,你必須築壇來配合牠。我們都知道,在殿前面有祭壇,人若不先在祭壇前停留一下,就不能進到殿裡。你必須在祭壇前停下來,獻上自己,將自己放在祭壇上被宰殺,然後在復活後纔可以自由進到殿裡。

祭壇的意義是甚麼?祭壇是為著宰殺的。有的人說,『召會生活很好,但我不能忍受那些領頭的弟兄們。』有的人說,『我欣賞召會生活,但我忍受不了那些領頭的姊妹們。她們太聖別了,她們的聖別殺死我。』那麼你應該到那裡去-回到示劍,還是回到巴旦亞蘭?你沒有別的路,只有爬上伯特利的祭壇,並且被宰殺。在示劍的祭壇是個人的祭壇,但在伊勒伯特利的祭壇是團體的祭壇。這是神家的祭壇,你必須為著神的家將自已獻在上面。我已經獻了多次,並且多年前就被宰殺了。現在,沒有人能絆趺我。你不能絆跌一個已經被宰殺的人。你如果不接受這話,在伊勒伯特利築壇,你就不會一直留在召會中。有一天,你不是離開,便是冷淡。你高興就來聚會,不高興就不來。似乎召會是召會,你是你,你和召會彼此沒有關係。你若不是變得冷淡,便是離開,因為你被絆跌了。召會中滿了絆跌人的人。很久以前在中國大陸,我就為著召會生活被宰殺了,所以你們沒有人能再宰殺我。我不會被你們絆跌。這是在伯特利所築的壇的經歷。如果你還會被絆跌,那就是說,你在示劍也許有祭壇,但你在伯特利沒有祭壇。在伯特利有祭壇,意思就是為著召會生活有奉獻。你需要為著召會生活,特別、專一的將自己獻給主。你若這樣作,就永不會被絆跌。反之,你會準備好接受試煉、試驗和苦難。我們都需要這樣一個祭壇。這是在伯特利的經歷,召會生活的經歷。

如果你再讀創世記二十八至三十五章,留意祭壇這件事,你會注意到從沒有祭壇到有最高的祭壇,就是在伊勒伯特利的祭壇,其間的進展。為著召會生活,我們需要確定、專一的奉獻。我們需要說,『主阿,現在我要徹底並專一的奉獻給你,這不是為著使我聖別、屬靈或得勝,乃是為著使我能經歷你的家,並且住在其中。』保羅在提前三章十五節對提摩太說,『倘若我耽延,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活神的召會。』我們需要在神的家中經歷神,並且在其中有合宜的舉止。這需要確定的奉獻及特別的祭壇。已往我們所經歷平常、一般的祭壇,不足以為著這事。我們都需要在伯特利的祭壇那裡最高的奉獻。

在已過的世紀中,基督教的教師們出版了很多關於奉獻的書。但就我所知,沒有一本告訴基督徒要為著神的家獻上自己。史密斯夫人(Mr S.H.W.Smith)的名著『基督徒喜樂的祕訣,』非常看重奉獻的事,但只是為著喜樂的基督徒生活。她甚至認為奉獻是基督徒喜樂的祕訣,但她沒有說到召會生活。與史密斯夫人很有關係的開西大會(Keswick Convention),也強調奉獻。事實上,開西大會早期所釋放的信息都集中在奉獻上。但就我所知,其中沒有題到為著召會生活的奉獻。幾乎每次基督教的奮興會都強調奉獻,但人幾乎聽不到為著神家的奉獻。因著基督徒沒有看見召會生活,所以他們的祭壇最多是築在『示劍。』但是今天在主的恢復裡,我們必須在伯特利築壇。我們需要為著召會生活有最高的奉獻,來達成神永遠的目的,並滿足祂心中的願望。

(b) 神的顯現

雅各在神的顯現這件事上也經歷了逐漸的進展。在創世記二十八章,神在夢中向雅各顯現,但那顯現並不紮實,也不具體。我們在夢中所見的,沒有一樣是具體的;也許是正確的,但不是堅實的。但以理在夢中看見一個人體的大像,(但二19,)但那像不如真的人體那樣具體,夢中的兩條鐵腿也不如羅馬帝國的兩部分那樣紮實。但以理在夢中看見這些事,但他對這些事沒有經歷。同樣,雅各雖然在夢中經歷了神的顯現,但他在伊勒伯特利紮實的經歷神的顯現。當雅各在巴旦亞蘭的時候,主對他說話,(創三一3,)但那不是主紮實的顯現。在創世記三十五章一節,主也對他說話,但那也不是紮實的顯現。只有在伊勒伯特利,雅各纔具體的經歷了神的顯現。這是雅各對神顯現之經歷的進步。

我們很多人都能見證,在進入召會生活以前,我們對神的顯現有一些經歷。神的確向我們顯現,但那顯現不是紮實的。但在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並且在召會生活中一段時間以後,我們能見證,在這裡神的顯現不但真實,而且紮實。若有人留在召會生活中一段時間以後離開了,他絕不能否認,他在召會生活中紮實的經歷了神的顯現。在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以前,神的顯現相當模糊。但在召會生活中,神的顯現總是具體的。這種顯現堅實到一個地步,我們幾乎可以摸得著。對神顯現最好的經歷,惟獨在召會中纔有。

(c) 神的祝福

神的祝福也是漸進的。在伯特利、(創二八13~15、)巴旦亞蘭和示劍(創三一3,三五1)的異象中,雅各沒有得著神的祝福。在毘努伊勒,神的確祝福了雅各,但在那裡神沒有紮實的祝福他。(創三二29。)雅各沒有得著神具體的祝福,因為他還沒有在神所要他在的地方。聖經告訴我們,在毘努伊勒神祝福雅各,但沒有告訴我們,神如何祝福他。但在創世記三十五章,在伯特利,祝福是非常扎實的。在那裡神祝福雅各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我所賜給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地,我要賜給你,與你的後裔。』(創三五11~12,另譯。)這些是神在伯特利的祝福紮實的項目。

(d) 雅各對新名的經歷

在伯特利,雅各經歷了他的新名。他的名已經在毘努伊勒改了,(創三二28,30,)但他在伯特利纔經歷他的新名。(創三五10。)在伯特利,雅各全人被改變,成了一個新人-以色列。在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以前,不管我們基督徒作得多好,我們都不是新的。但在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以後,裡面有個東西要求我們成為新的。我們必須作新丈夫、新父母、新孩子。我們每天都經歷這種裡面的要求。我們領悟從今以後,我們必須是另一個人。這就是變化的經歷。

召會生活是變化的生活。在召會中,每個人都在更新的過程中。我們天天被更新。(羅十二2,林後四16。)我們不是被改正,因為那亳無意義;我們乃是被更新。召會完全是一個新人,(弗二15,)召會生活是變化過的以色列的生活。這是新的生活,帶著新人和新的所是。在伯特利這裡,我們經歷了新的生命,就是在基督裡的神。在召會生活這裡,我們天天更新。我們留在正當的召會生活中越久,我們就越新。你的年齡會漸長,但你這人卻成為新的。所有年長的弟兄姊妹都必須成為更新、更快、更強、更新鮮的。他們分享時,需要比年輕人更響亮、更快捷。

我盼望本篇信息中所有的點,都成為你們實行上的經歷。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需要最高的奉獻,就是為著神的家,不是為著個人得豐富而有的奉獻。我們若有這樣的奉獻,我們就會有神具體的顯現,並要享受祂豐滿的祝福。然後我們會日新又新。這就是在伯特利的經歷,召會生活的經歷。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