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出埃及記十七章三節上,六節;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七至三十九節;四章十節,十四節;哥林多前書十章四節;十二章十三節,三節;啟示錄二十一章六節;二十二章一至二節,十七節;使徒行傳二章十七節上,二十一節。
聖經中關乎人和神的關係,基本的原則乃是人需要喫喝神。因著喫喝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有名的聖經教師和學者並不十分注重它們。然而,在聖經裡,喫喝是基本且是重要的。
在創造人的記載以後,便題到生命樹和一道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創二9~10。)生命樹是給人喫的,而湧流的河是給人喝的。因此,聖經一開始,論到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時,便題到喫喝。
在聖經的末了我們也讀到喫喝。啟示錄二十一章和二十二章,著重地強調喫喝。依據啟示錄二十一章六節,主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在二十二章一節我們看見『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並且第二節告訴我們『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生命水的河從寶座流出來,而生命樹長在河裡。啟示錄二十二章十四節有一個關乎喫的應許,二十二章十七節有一個關乎喝的呼召。十四節說那些洗淨自己衣裳的,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而十七節說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十四節有喫生命樹的應許,而十七節有喝生命水的呼召。所以我們可以說,聖經結束在關乎喫喝的話上。
在強調基督神性的約翰福音裡也論到喫喝。根據這本福音書,神成為肉身,使我們可以喫喝祂。第六章論到喫耶穌作屬天的嗎哪、真糧,生命的餅,以及神的糧。在五十七節主耶穌對於喫說了清楚、著重且明確的話:『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第七章繼續說到喝活水。在住棚節的末日,就是節期的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約七37。)約翰第三章說到重生,第四章說到喝活水。在這一章裡有一個乾渴的撒瑪利亞婦人來到井旁打水。她在井邊遇見主耶穌,主耶穌和她談話,並告訴她活水可在祂裡面找到。時候到了,祂對婦人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四10。)然後在十四節祂說,祂所賜的水要在喝它的人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14。)這些關乎活水的話很有份量,並且非常有意義。
我們不該認為聖經裡所說的喫喝是件普通的事。反之,這些事非常的重要。我們這些神的選民藉著喫喝把祂接受到我們裡面來。多年來,我們一再地指出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但我們仍需要對這事實有印象:神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的路是藉著我們喫祂、喝祂。
三十多年前,我在中國大陸的時候,不像今天這樣清楚地看見喫喝主的亮光。在我早期的職事裡,我傳了許多的福音,時常傳講神作活水滿足我們的題目。我甚至將『永遠永遠不再渴』那首詩歌從英文繙成中文。我喜愛這首詩歌,深深被它所感動,而且我傳福音時經常用到它。但儘管我傳講神是活水解人的乾渴,我自己卻不知道如何來飲這活水。何等可笑,我傳講喝活水,而我自己實際上不知道怎樣來喝!我們基督徒常常作出如此可笑的事。大多數的信徒知道基督是屬天的嗎哪;然而,很少人知道如何來喫祂。
我釋放第一篇喫耶穌的信息是在一九五八年。在那時以前我不知道喫喝祂的路。但既在這件事上蒙了主的光照,在一九五八年我就開始傳講我們需要喫耶穌。我就著這個題目釋放了第一篇信息之後,一位在臺灣大學當教授的弟兄過來對我說,講喫耶穌聽起來很粗野。(我所用的中國字意思是喫盡、吞下。)我題醒這位弟兄,最先講到喫主的人並不是我。我指出約翰六章五十七節,主耶穌說喫祂的人要因祂活著。我告訴他,我只是跟隨主並重覆祂的話。這位弟兄聽見這話,就不再說甚麼了。
歷代以來,基督徒一直談論喫喝,但幾乎沒有人知道如何來喫、如何來喝。基督徒寫了許多『如何』的書,例如論到如何禱告、如何勝過罪和如何得勝為題目的書。而你知道有那一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喫耶穌或如何飲活水麼?但我們已經指出,喫喝耶穌是極其重要的事。
我年輕的時候,人告訴我說神的話中論到喫喝主的那段話僅僅是比喻或隱喻。我受教導說,不能真正喫耶穌,這僅僅是比喻,隱喻。但最近我思想喫喝主耶穌時,保羅在林前十章四節的話深深摸著我。這裡保羅不是說那磐石是基督的豫表或表徵;他清楚地說那磐石就是基督。在林前十章三節和四節,保羅說到靈食、靈水和靈磐石。我們因著缺乏保羅的勇氣,可能削弱了他宣告的力量,而說那磐石豫表基督。先前我沒有勇氣說從磐石中流出來的水是屬靈的。按我的領會,那水是物質的,不是屬靈的。再者,我不敢說從其中流出水來的磐石是靈磐石。但保羅大膽且率直地說,它是在曠野隨著以色列人的靈磐石。然後他繼續說,那磐石不是基督的豫表,那磐石乃是基督自己。如果我們這樣說,而沒有保羅的話為依據,我們定規會被定罪為異端。
我們不該把喫喝耶穌當作比喻或隱喻。我願意很強地宣告,這些是事實。我每天甚至每時喫喝主耶穌。在約翰六章主說,祂從天上降下來作我們的食物。這不是一個比喻或隱喻的說法;它乃是神聖的事實。基督是我們的食物和飲水。在約翰七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祂繼續說,渴了的人可以到祂這裡來喝,並且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是屬天的事實。
雖然喫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通,但在聖經中它們卻有重大的意義。我們已經指出,因著我們喫喝祂,神就把祂自已作到我們裡面。藉著喫喝,我們把主接受到裡面來,並且祂與我們有生機的聯合。當我們喫喝某些成分時,那些成分就被接受到我們裡面,在本質和實質上與我們合一。比方說,餐桌上的肉類和蔬菜如何能與我們合一呢?惟一的路是藉著喫它們。我們喫喝的時候,食物就與我們生機地合一,當它被消化並吸收時,它實際上就成為我們全人的一部分,成為我們的纖維和組織。瞭解這件事會幫助我們看見聖經裡喫喝的重要性。喫喝主有重大的意義。哦,我們何等需要喫祂並喝祂!
根據聖經的記載,喝比喫更重要。啟示錄二十二章十七節不是說飢餓的人可以來喫;乃是說口渴的人可以來喝生命的水。這說出在神聖的觀念裡,喝比喫更重要。
創世記二章先題生命樹,然後纔題到河流。但到了聖經末了,啟示錄二十二章先題到生命水,然後纔題生命樹。根據啟示錄二十二章一和二節,生命樹長在生命水裡是個事實,清楚地說出活水輸送生命樹。這暗示喫包括在喝裡面,並且喝比喫更基本。這也由事實來證明,在我們肉身的生命中,我們不喫比不喝能存活得更久。
按聖經裡的順序,先是說到食物,然後纔說到水。在創世記和出埃及記都是如此。出埃及記十六章說到食物-屬天的嗎哪,而後十七章繼續說到從被擊打的磐石流出的水。在啟示錄的頭幾章也看見同樣的順序。啟示錄二章七節說:『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喫。』生命水直到啟示錄七章十七節纔題起,那裡告訴我們,寶座中的羔羊『必…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但在啟示錄末了,次序正好相反。我們都知道,末了的話不論是所說的或是寫的都是決定性,而且結論性的。啟示錄的結語,甚至全本聖經的結語,乃是把喝擺在喫的前面。神基本思想的啟示不是結束在喫,而是結束在喝上。啟示錄二十二章十七節告訴我們,口渴的人可以來喝。一方面,聖經是深奧的;另一方面,它是實際的。在實行上,聖經結束在喝的呼召上。藉此我們看見喝的重要。
倘若我們不知道怎樣喝,我們就不能成為正確的基督徒。有些人聽見這樣的話,他們會希奇所有走在我們前面的信徒,大多數都不曉得喝活水的路。然而,他們很多人的確喝了活水。照樣,生活在幾世紀以前的人不懂得維他命。但這不是說,他們沒有吸取維他命到裡面。他們吸取了維他命而不瞭解它。同樣的原則,許多走在我們前頭的基督徒對於喝活水有許多經歷。然而,他們不知道怎樣喝卻是事實。他們享受喝水,但他們沒有喝的科學。
在本篇和下一篇信息中,我不僅對喝的本身有負擔,對於喝的科學更有負擔。和那些接受維他命而對它們一無所知的人不同,我每天有目的且有知識地吸取維他命。照樣,我們若有喝的科學,就能有知識且有目的的喝。我們不單知道怎樣喝,並且也實際的喝活水。
連舊約中作詩的人也有喝的經歷。詩篇三十六篇八節說:『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這一道河包含許多歡喜、快樂。甚至在主耶穌來以前,舊約的聖徒已經歷到喝的喜樂。及至神在肉身中來到,祂發出清楚的呼召,到祂這裡來喝。(約七37。)喝對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很要緊的。
新約由許多不同的作者寫成,包括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彼得、雅各、猶大和保羅。在歌羅西一章二十五節保羅說:『我照神為你們所賜我的職分,作了教會的執事,要把神的話傳得完全。』(直譯。)保羅受了完成神話語之職分的託付。沒有保羅的著作,聖經中的神聖啟示就不全備。倘若保羅的著作不包括在聖經裡,聖經就像一個未完成的句子。因此,需要保羅的書信來完成神的話。
約翰的職事是修補的職事。神聖的啟示藉著保羅完成以後,有相當的破損。約翰進來修補破損之處。聖經結束在保羅完成的職事和約翰修補的職事。正如我們所知,約翰所寫的啟示錄是聖經的最後一卷書。
在保羅和約翰的職事裡,也就是在完成的職事和修補的職事裡,都大大地強調喫喝的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論到喫與喝。在林前三章二節保羅對哥林多的信徒說:『我…餧你們。』這話隱含喫的意思。然後在林前十二章十三節保羅繼續說,我們都得以飲於一位靈。在林前十章三和四節保羅論到喫與喝:『並且都喫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保羅將靈食和靈水供應聖徒。他的職事是餧養的職事,且是供應水解除神百姓乾渴的職事。
約翰福音最遲寫於保羅末了著作的二十年以後。既然約翰的職事是修補的職事,他的福音也是修補的福音。某些自稱是基督徒卻不相信基督神性的人題出了問題。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便修補這種由於對基督神性缺乏信心所造成的破損。他的福音書清楚地啟示基督就是神。此外,我們已指出,這本強調基督神性的福音書中,也強調喫喝主。我們在啟示錄也發現有論到喫與喝的事。這明確地說出約翰的職事和保羅的一樣,強調喫喝的重要。不喫不喝,我們無法成為正確的基督徒。我們學知如何飲活水是極其重要的。我們需要注意聖經中所有關乎如何喝主的啟示。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