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信息中,關於在接納信徒上的變化,我們需要再說幾點。
我們需要在愛的原則裡接納信徒。在羅馬十四章十三至十五節保羅說,『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審判,寧可這樣斷定:不給弟兄放下絆腳石或跌人之物。我在主耶穌裡確知深信,凡物本身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算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再是照著愛而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了,你不可因你的食物敗壞他。』我們若在愛裡接納信徒,就不會審判別人,不會給他們放下絆腳石,不會叫弟兄憂愁,不會敗壞基督已經替他死了的人,寧可照著愛而行。我們必須在愛的原則裡,接納基督已經替他們死了的所有信徒。請記得,羅馬書是保羅寫哥林多前書不久以後寫的,並且他是在哥林多寫羅馬書。保羅在林前十三章專講愛的事,將這章插在論到屬靈恩賜的兩章之間。在十三章保羅陳明運用恩賜絕佳的路,並且他列舉許多愛的屬性和特徵。我信當他寫羅馬十四章時,這愛的觀念在他裡面是新鮮的。所以在羅馬書裡,保羅似乎告訴聖徒:『你們必須在愛的原則裡接納別人。愛必須管治你們。在接納聖徒上,愛必須是控制的原則。』
接納信徒不是微不足道的事。這與將來的審判臺有關,也與現今國度的生活有關。
照著上下文,十四章十六節是說到信心剛強之人的喫。信心剛強,認為凡物沒有不潔淨的,並且一切都適合喫,這乃是善。但你不該因你不願意顧到那些信心軟弱的人,就叫你的善被人譭謗。因他們的緣故,你必須謹慎的喫你所以為是適於喫的。保羅的用意是,為著較軟弱之人的緣故,你不喫更好。
召會是今世神的國。(太十六18~19,林前六10,加五21,弗五5。)在關於神國之教訓的各種派別中間,有許多爭辯。有一派的思想宣稱,神的國今天不在我們中間。按這一派的說法,神的國在馬太十三章的時候懸起來了。這一派斷言,主耶穌來了,就帶著神的國而來,並向猶太人陳明這國;因著猶太人拒絕神的國,主就將這國懸起來,直到祂回來的時候。因此,這一派教導,在我們活著的時期,沒有神的國。然而,羅馬十四章十七節說,『神的國…。』這是有力的證明,今天神的國在這裡。今天召會是神的國,進一步的證明見於馬太十六章十八至十九節,那裡我們看見召會和國度是同義辭,主耶穌自己也將二辭交互使用。在十八節主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十九節祂說,『我要把諸天之國的鑰匙給你。』因此,召會的建造實際上就是國度的建立。不但如此,保羅在書信中認為神的國等於召會。(林前六10,加五21,弗五5。)說國度懸起來了,要在主再來時纔回來,是何等錯誤!我們不該接受這種關於國度的觀念。我們必須回到純正的話,這話說召會生活就是神的國。
召會是恩典和生命的事,而國度是今世操練和來世管教的事。(太二五14~30,林前三13~15。)召會好像人的頭,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樣子。你若看我的頭後面,你看不見甚麼窟窿;然而,你若看前面,就會看見七個窟窿。雖然我的頭前後不同,二者卻是一個實體的兩面。召會也是這樣。我們從一個角度看見召會是恩典和生命的事;從另一個角度卻看見召會是神的國,有操練和管教。在召會裡,我們一面享受恩典並經歷生命,另一面卻經過一些操練。
我們不該忽略我們需要這樣的操練。因著我們需要操練,召會就是現今神的國。按一些弟兄會教師的說法,每位信徒都要進入千年國作王。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像王麼?倘若主耶穌要來請你作王,我想你會大喫一驚,因為你不知道怎樣作王。你從未受過操練和訓練來作王。我聽說英國國王從幼年就受訓練作王。光有出生還不彀;作王的必須經過訓練和操練。雖然你有作王的可能,但君王職分也在於你的操練。不要鬆散、隨便;今世你若不願意受操練,來世你就會受管教。你的定命是要作王,遲早主會使你作王。
神安排了你日常生活的一切細節,使你能受操練。在你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是神主宰安排的一部分。沒有環境和境遇的幫助,你就無法認識自己。你會想像自己是天使,認為自己美好、美妙,卻不知道實際上你是何等可憐、卑下、生野。你需要配偶、孩子、召會裡的弟兄、姊妹、和各種境遇,從多種角度給你自己拍照,使你從每一面被暴露。你看見這照片,就會喊說,『這是我麼?我不知道我那麼壞。』我自己曾經歷這點。我受到試誘要責備別人,主就告訴我要責備自己。祂告訴我要為著親愛的弟兄們感謝祂,他們暴露我,並使我對自己有健全的看法。沒有這樣的弟兄們,我就無法被暴露。這是我們為著國度的緣故,在召會生活裡所經過的操練。
就一面說,召會是神的家庭,神的家。(弗二19,提前三15。)在這家裡我們享受恩典,並接受生命的供應。就另一面說,召會也是國度。國度這辭是甚麼意思?意思是治理。許多基督徒說,『我喜歡參加聚會,但我不喜歡受治理。那些長老以為他們是誰?為甚麼必須由他們來帶領?』一面召會是滿了恩典和生命的家,家庭;另一面召會是治理的國度,政府。在召會這國度裡,我們的確有在基督作頭之下的帶領和治理。這是操練的事。我們要有召會生活,就需要國度的操練。因此,召會是我們的家,召會也是我們的國。在家裡我們有愛的享受、恩典的供應、和生命的豐富;在國裡我們有治理、行政、操練和管教。為著召會這兩面,我們讚美主!題到召會,我聽過許多聖徒宣告:『讚美主,我在家裡!』然而,我們也需要宣告:『阿利路亞,我也在國裡!』
羅馬十四章十七節說,『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你要接納聖徒,就必須領悟聖徒被接納,不是照著你關於喫喝的道理觀念或宗教作法。神的國不在於喫喝。神的國對自己是公義,對別人是和平,並且是在你的靈裡在神面前有喜樂。你喫甲魚或喫白菜,都算不得甚麼。然而,公義、和平、並喜樂含意豐富,因為這些項目是基督的彰顯。當基督得著彰顯,祂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公義,我們對別人的和平,以及我們在神面前的喜樂。我們必須對自己嚴格,不為自己找藉口。我們對自己,必須在所作的每件事上正當、嚴謹並公義。我們對別人,必須竭力追求和平,不斷尋求與他們和睦。然而,有些弟兄甚至與妻子也沒有和平,有些姊妹與丈夫也沒有和平。我們必須謹慎,與每一個和我們有關的人維持和平。這和平就是從我們這人活出的基督。不但如此,我們需要喜樂。我們每天都該喜樂。倘若我們不能每天都說,『阿利路亞,讚美主,』那就是說我們失敗了,並且不在聖靈裡。聖靈乃是喜樂的靈。我們必須一直在神面前喜樂,讚美祂,並且說,『阿利路亞。』公義、和平並喜樂,是今天神國的特徵。神的國是召會生活的操練。召會生活是為著國度生活,而國度生活是基督徒生活的操練。我們需要這樣的操練。
在十八節保羅說,『這樣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藉著這話我們能看見,十七節所題的是為著我們服事基督。這就是說,接納信徒就是服事基督。我們作這事,必須是在神的國裡,並且是服事基督,是在公義、和平、並聖靈的喜樂中,不注重道理的看法。我們這樣作,必然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這樣作絕不會引起任何分裂,卻能一直為著實行的身體生活,保守那靈的合一。
不但如此,保羅在十九節說,『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平的事,以及彼此建造的事。』和平的事是那些保守身體合一的事。彼此建造的事是將生命供應身體的眾肢體,好互相得著建造。我們必須追求這兩類的事。我們必須尋求用和平保守身體合一的事,以及將生命供應別人的事。我們要這樣作,就必須將一切道理的看法丟在背後,並勝過一切源自頭腦知識的阻撓。撒但是狡猾的;多少世紀以來,他曾經利用並仍在利用道理的看法和頭腦的知識,阻撓生命的職事,並分裂基督的身體。所以,我們必須勝過他的狡猾,追求和平的事以保守合一,以及將生命供應別人的事以建造身體。
二十至二十一節說,『不可因食物拆毀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人喫了,以致成了絆腳石,就是他的惡了。無論是喫肉,是喝酒,或是甚麼別的絆跌你弟兄的事,一概不作纔好。』在所有得救的人裡面,都有神的工程。神呼召並拯救了他們,神在他們身上至少作了這麼多神聖的工程。我們若因道理的看法,使任何信徒絆跌,就是拆毀、破壞神在他裡面恩典的工程。我們該顧到神的工程,不該顧到我們道理的看法。為著神在別人身上恩典工程的緣故,我們一切宗教的作法必須丟在一邊。我們可以自由的喫任何東西,我們也可以作任何不是罪惡的事情;但我們不該喫任何使弟兄絆跌的東西,或作任何使弟兄絆跌的事情。我們必須顧到弟兄們在生命裡的建造,而不在知識裡持守我們宗教的觀念。
在二十二至二十三節保羅說,『你有信心,就當自己在神面前持守。人在自己所稱許的事上,不審判自己,就有福了。但那疑惑的人若喫了,就必被定罪,因為不是出於信心。凡不是出於信心的,都是罪。』我們若是信心剛強的人,就當自己在神面前持守這信心。我們在自己所稱許以為可作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因為我們作的時候有信心。但信心較軟弱的人,沒有我們所有的信心,若喫了他們所疑惑的任何東西,就被定罪,因為他們不是憑著信心喫。凡不是憑著信心的,都是罪。所以,我們必須顧到信心較軟弱的人,不要使他們作任何他們沒有信心的事。
保羅非常有智慧。我們讀羅馬書這一段,若不在靈裡,就會漏失許多保羅所寫的深奧之處。關於接納聖徒這一段,保羅開始於道理看法的事,主要是熱心宗教的猶太人所持守的看法,結束於照著基督接納聖徒。我們接納信徒,不可照著道理的看法,而須照著基督。
羅馬十五章一節說,『我們剛強的人,應該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在接納信徒上,我們必須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主耶穌總是擔代祂信徒的軟弱,(林後十二9,)不求自己的喜悅。在接納信徒上,我們必須照著祂作同樣的事,不求自己的喜悅,卻擔代別人的軟弱。
『我們各人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被建造。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反而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之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羅十五2~3。)我們必需求別人的喜悅,使他們在身體裡被建造。我們需要求別人的喜悅,不是為著別的目的,只是為著使他們在身體裡被建造。為著這目的,我們必須付代價,使我們得著別人的喜悅。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祂求父的喜悅,忍受那該落在父身上的辱罵。同樣,我們不該求自己的喜悅;我們該求別人的喜悅,擔代他們的軟弱,使他們在基督的身體裡被建造。
『從前所寫的,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使我們藉著忍耐,並藉著經書的鼓勵,可以得著盼望。但願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叫你們照著基督耶穌,彼此思念相同的事。』(4~5。)『所寫的』指三節所引關於基督的事,是為著教訓我們,產生忍耐與鼓勵同盼望。聖經裡關於基督的記載,的確滿了教訓。我們若領受其教訓,就必得著基督忍耐與鼓勵的供應,使我們得著盼望。在接納信徒上,我們需要這種忍耐與鼓勵同盼望。在接納信徒上,我們需要忍受我們所要接納之人的軟弱。我們也需要因盼望他們能長進,並藉著主的恩典在信心上得加強,而得著鼓勵。在接納較軟弱的信徒上,我們必須領悟,我們的神是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祂能使我們忍受別人的軟弱,並且因祂藉著祂的恩典在別人身上所能作的,而得著鼓勵。我們若藉著這樣一位神得著鼓勵,就會照著基督耶穌,不照著別的,彼此思念相同的事。既然只有一位基督耶穌,我們若都照著基督,就會彼此思念相同的事。然而,我們的心思若照著教訓、觀念、恩賜、宗教的作法、或其他這樣的事,我們就會分裂。要彼此思念相同的事,惟一的路就是照著基督。照著我們的教訓、觀念、恩賜、或宗教的作法接納信徒,不需要任何忍耐或鼓勵同盼望。但照著基督接納所有的信徒,的確需要一些忍耐與鼓勵同盼望;我們若留意保守合一和身體的建造,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就必以此供應我們。
六節說,『使你們同心合意,用同一的口,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有些譯本說,『用一個心思和一個口。』然而,原文是同心合意,不是一個心思。雖然如此,同心合意這辭實際上的意思就是一個心思。我們都需要思念相同的事。我們思念相同的事,就會同心合意,並且會有同一個口;這意思是我們會有同樣的觀念和同樣的說法。雖然有許多信徒,但只有一個口。每當我們有同樣的心思,並且同心合意,我們就都會說同樣的事。所以,我們用同一的心思和同一的口,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
九章五節說,基督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受頌讚的神;那是按祂的神性說。但六節這裡說到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這是按祂的人性說。按祂的神性說,祂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受頌讚的神;按祂的人性說,神是祂的神。在接納信徒上,我們若照著主耶穌而行,就會像祂一樣榮耀神。
七節說,『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本節與十四章三節擺在一起,證明基督的接納就是神的接納。基督所接納的,就是神所接納的。基督接納了我們,使榮耀歸與神。我們對信徒的接納,必須照著神和基督的接納,不是照著別的。神和基督無論接納了誰,不管他們在道理觀念或宗教作法上與我們多不相同,我們都必須接納。這是為著神的榮耀。
我們需要讀十五章八至十一節:『我說,基督是為神的真實,作了受割禮之人的執事,要證實對列祖的應許,並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如經上所記:「因此我要在外邦中頌揚你,歌頌你的名。」又說,「外邦人阿,你們當與祂的百姓一同快樂。」又說,「萬邦阿,你們都當讚美主,願萬民都稱讚祂。」』在這些經文裡,我們看見基督是包羅萬有者。祂為甚麼作了受割禮之人(猶太人)的執事?祂乃是為神的真實的緣故,作了猶太人的執事,要證實對列祖的應許。然而,九節說,祂不但是受割禮之人的執事,也『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對受割禮之人(猶太人),基督是為神的真實作執事;但對外邦人,祂作執事,是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基督是包羅萬有的;祂是為著受割禮之人,猶太人,也是為著列國,外邦人。
對猶太人,這乃在於神的真實,因為神應許了他們的列祖。基督作他們的執事,要證實神賜給他們列祖的一切應許。為此,神是真實的。對外邦人,這乃在於神的憐憫。基督作了他們的執事,叫他們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基督在外邦中頌揚神,並讚美祂的名。祂要外邦人快樂,並因著神的憐憫讚美神。對猶太人,神是真實的;但對外邦人,神是憐憫的。為此,我們外邦人必須讚美祂,使祂在祂的憐憫裡得榮耀。
十二節更多啟示基督的包羅萬有:『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都要寄望於祂。」』雖然基督是耶西的根,猶太人列祖的源頭,但祂要作外邦人的治理者,外邦人都要寄望於祂。這裡我們看見基督的包羅萬有。祂是耶西的根,意即祂是猶太人的供應。照著羅馬十一章,祂是根,意即祂是猶太人的源頭和供應。將來這耶西的根要興起來,治理外邦列國。因此,祂供應猶太人,覆庇外邦人。藉著作猶太人的根,並藉著作外邦人的覆庇者,治理者,祂將猶太人和外邦人帶在一起,並使他們成為一。我信這該是使徒保羅寫羅馬書這一段時最深的觀念。基督將猶太人和外邦人聯在一起。藉著作猶太人的根和外邦人的覆庇者,基督將兩班人聯在一起,作一個身體,作一個新人,召會。
基督是包羅萬有、包容一切的。基督既是這樣一位包容萬人的主,把猶太人和外邦人聯在一起,我們就必須照著祂,接納所有不同的信徒。絕不要說,『這是美國人,那是英國人,那是德國人,那是日本人,那是菲律賓人,那是韓國人。我無法接納這麼多不同的人。』想想基督是一班人的根,又是另一班人的治理者,覆庇者。祂是包羅萬有的。在接納聖徒上,我們必須同樣包容一切,接納來自東、西、南、北的人。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必須在一個身體裡包容所有的信徒。我信這就是照著基督接納聖徒的意思。
在本篇信息和前一篇信息中,我們說過在接納信徒上變化的五方面:照著神的接納,在審判臺的光中,在愛的原則裡,為著國度的生活,以及照著基督。我們需要記住所有這些點,並且付諸實行。我們若這樣接納聖徒,就要因信得著主的祝福同盼望、喜樂、平安。所以,保羅結束羅馬書這段說,『但願那賜盼望的神,因信將一切喜樂平安充滿你們,使你們靠聖靈的能力,充盈滿溢的有盼望。』(十五13。)我們按羅馬書這段所教導的方式接納聖徒,就經歷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以及那賜盼望的神。在正確的召會生活裡,我們要因信被一切的喜樂平安所充滿。在這樣的召會生活裡,我們經歷聖靈的能力,並且充盈滿溢的有盼望。召會生活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都需要進入其中,並活在其中。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