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篇 神大能的手及其目標(一)

讀經:彼得前書五章五至九節。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開始看彼前五章五至十一節;這一段是與神大能的手及其目標有關。我們要逐節來看五章五至九節。

年幼的服從年長的

五節說,『照樣,年幼的,要服從年長的;你們眾人彼此相待,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因為神敵擋狂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得再次用『照樣』這辭。本節的『照樣』必是指彼得已經說過的服從。(二18,三1。)作妻子的要服從丈夫,作僕人的要服從主人。如我們所指出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作丈夫的該服從妻子。如今在五章五節彼得接著說,在召會生活中,年幼的該服從年長的。

五節裡『年長的』,雖然原文與一節的長老同字,但這裡原則上該是指所有年長的人。這就是說,年幼的不但該服從召會的長老,也該服從所有年長的弟兄。關於年幼的姊妹服從年長的姊妹,我信原則是同樣的。

以謙卑束腰

在五節彼得說,我們眾人彼此相待,該以謙卑束腰。在召會裡的每個人,包括長老,都該以謙卑束腰。在一章十三節彼得囑咐我們,要束上我們心思的腰,但這裡他指明我們全人都需要束緊。

這裡的『束腰』,原文源自奴僕的圍裙一辭,指服事時用以束緊寬鬆之外衣者,這裡用作比喻,表徵在服事時穿上謙卑為美德。這比喻顯然是出於彼得的印象,就是主如何以手巾束腰,降卑自己洗門徒的腳,特別是洗彼得的腳。(約十三4~7。)

今天的木匠和印刷工人工作時,通常會穿圍裙。古時候人穿寬鬆的衣服。因為這寬鬆的衣服使人很難工作,所以奴僕就穿圍裙,束緊寬鬆的衣服。彼得用這個作隱喻,指明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都必須學習如何束緊自己。我們不該隨意放鬆;我們若放鬆,自然會成為狂傲的。我們需要以謙卑束腰。我們若以謙卑束腰,就會成為謙卑、謹慎的人。我們不會放鬆或隨便。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都該穿上謙卑的圍裙。

神敵擋狂傲的人

照著彼得的話,我們該以謙卑束腰,『因為神敵擋狂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敵擋』原文為很強的字眼,用以說到軍隊豫備抵抗仇敵。彼得用這話,表明神敵擋狂傲的人是何等強烈。

彼前五章五節的『狂傲』,原文字面的意思是表現在(別人)上面。狂傲就是表現自己在別人之上。神敵擋高舉自己在別人之上,並且看自己比別人強的人。我們不該狂傲,並且表現自己在別人之上,卻該以謙卑的圍裙束腰。穿上這樣的圍裙,總會使我們降低,並使我們卑微。

賜恩給謙卑的人

彼得說,神不但敵擋狂傲的人,也賜恩給謙卑的人。嚴格的說,這恩典是指三一神自己作生命的供應,在謙卑的信徒裡面繁增。我們看過,繁增的恩典,(一2,)與諸般的恩典(四10)和全般的恩典相符。(五10。)信徒已經得著起初的恩典,但這恩典需要在他們裡面繁增,使他們有分於全般的恩典。神諸般的恩典就如五章十節裡全般的恩典,乃是生命豐富的供應,也就是三一神在多方面供應到我們裡面。(林後十三14,十二9。)神將祂自己當作恩典,當作生命的供應賜給謙卑的信徒。

彼前五章五節的『謙卑』,原文也是卑微的意思,與馬太十一章二十九節者同,那裡主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狂傲是高傲,但謙卑是卑微。我們若要在召會生活中降卑自己,就需要成為卑微的。我們不該高舉自己,卻該一直使自己卑微。這樣,我們就會在接受三一神作生命供應的地位上;我們會得著神賜給謙卑信徒的恩典。

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

在彼前五章六節彼得說,『所以你們要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使祂到了時候,可以叫你們升高。』這裡的『要謙卑』,原文為被動式,指明神使我們謙卑,這主要的是藉著逼迫的苦難。(10。)然而,這需要我們與神的工作合作;我們必須甘願在神大能的手下成為謙卑、卑微的。因此說『要謙卑』。『謙卑』是被動的,而『要』是主動的。當神行動,在我們身上工作時,我們需要採取主動,讓祂在我們身上工作;採取主動是主動的,讓祂工作是被動的。這就是我們甘願服在神的手下,神的手是有大能為我們作成一切的。

神也許用逼迫使我們謙卑。事實上,神為著這目的,也許用任何一種苦難。好事臨到我們,我們也許就成為狂傲的。但苦難或逼迫也許幫助我們謙卑。例如,一位弟兄也許因失業而謙卑。一個學生也許因為得到比他所期望的分數低而謙卑。這個學生若得到高分,他多少可能被高舉;但他若得到低分,就可能謙卑。

我們也可能在家庭生活中經歷一些事情,叫我們謙卑。某位弟兄、姊妹的兒女若很傑出,作父母的也許就成為狂傲的。但兒女若給他們造成問題或難處,這就會使作父母的卑微。同樣,一位青年弟兄的父親若在工作上有非常高的地位,這位弟兄也許就很狂傲。假定他父親是公司的董事長,或著名大學的校長,這位弟兄必定會以他父親的地位為傲。但假定他的父親是看門的,所受的教育非常有限;這位青年弟兄知道他的父親有這樣卑微的地位,這也許使他卑微。因著他的父親沒有崇高的地位,就使他謙卑。

我要強調在六節彼得告訴我們『要謙卑』的事實。我們無法使自己謙卑。反之,我們需要神使我們謙卑。然而,神使我們謙卑,需要我們與神的工作合作。這就是說,我們必須甘願在神大能的手下成為謙卑、卑微的。

我們可以說,『要謙卑』是主動而被動的:『要』是主動的,指我們主動要謙卑,『謙卑』是被動的,指神的工作使我們謙卑。雖然神的手有大能,為我們作所需要的一切,但祂的手仍需要我們的合作。神的工作需要我們的合作。所以,我們需要謙卑。

到了時候叫我們升高

彼得說,我們若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祂到了時候,就會叫我們升高。服從神大能的手,甘願成為卑微的,就是接受叫神得尊榮的作法,讓祂有立場在祂的時候叫我們升高。甘願讓神使人降卑的手在祂的管教裡叫我們卑微,乃是讓神那使人升高的手在祂的得榮裡叫我們升高的先決條件。這裡有叫神得尊榮的作法,神使人降卑的手,以及神使人升高的手。神要使我們降卑,或使我們升高,在於我們的態度。我們也許採取一個作法,迫使神叫我們降卑;或者採取另一個叫神得尊榮的作法,幫助神到了時候叫我們升高。六節的『到了時候』,指神認為叫我們升高的適當時候。

將我們的憂慮卸給神

在七節彼得接著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這裡的卸字,意思是拋給神;即交託與神、讓給神。這動詞的時態指明一勞永逸的舉動。『一切的憂慮』這辭,指明我們一生全部的憂慮,我們整個人生及其一切憂慮,都該卸給主。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將憂慮的重擔拋給神。憂慮的重擔現今也許在我們自己的肩膀上,但我們該將這重擔從我們的肩膀卸給神。

雖然動詞『卸』指明一勞永逸的舉動,但因為我們軟弱,我們也許需要一再的將憂慮卸給神。有時候我們將憂慮卸給祂,但不久以後,又偷偷的拿回來。這是我的經歷。我也許將憂慮卸給主;但幾天後我也許察覺,我已經把這憂慮拿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需要禱告:『主阿,赦免我把這憂慮從你拿回來。我要再一次將憂慮卸給你。』

有時候我對主說,『主,我不但將今天的憂慮卸給你,也將未來豫料會有的一切憂慮卸給你。主,我豫料許多憂慮會來臨;我現今要將這一切要來的憂慮交給你。』

『憂慮』原文也是擔憂或罣慮的意思。在逼迫中,信徒的苦難使他們擔憂罣慮。他們不僅需要成為謙卑的,從狂傲、高傲被帶到低微,更要將他們的一生及其憂慮卸給神,因為祂對他們不僅是大能、公義的,也是慈愛、信實的。

我們可用飛機降落在繁忙的機場為例,說明憂慮如何臨到我們。你若觀看飛機著陸,就會看見牠們通常一架接一架進來。但有時候飛機成雙甚至成隊而來。憂慮也許圍繞我們,像飛機環繞機場,等候降落的時間。

人際關係密切的人,通常會比獨居的人憂慮更多。例如,未婚的弟兄可能會遠比已婚有好幾個孩子的弟兄憂慮少。已婚的弟兄對妻子和兒女的關切,使他成為憂慮的人。首先他的妻子成為憂慮的源頭。然後每個孩子一出生,他就多了一個憂慮的原因。孩子長大,結婚,有他們自己的兒女時,憂慮的原因也許更加多,因為那時孫子成了憂慮的源頭。

同樣,我們所有的財產或產業也許會造成憂慮。你若是一棟房子的主人,也許為著照料那房子而憂慮。但你若擁有第二棟房子,你就也要為那房子憂慮。你的銀行存款也是同樣;你在銀行裡所有的錢也可能成為憂慮的源頭。我能從經歷中見證,我的東西越多,我的憂慮就越多,憂慮的『飛機』就更多在我頭上盤旋。

我們都必須學習把一切的憂慮卸給主。我們若沒有將憂慮卸給祂,就不會有平安。四歲以下的小孩子可能毫無憂慮。但我們越年長,憂慮就越多,因為更多憂慮的飛機等著降落在我們的『機場』上。那麼,我們該怎麼辦?雖然不容易,但我們需要將憂慮卸給主。我們若發現自己將已經交給主的憂慮拿回來,我們就需要再將這憂慮卸給祂。

我們可以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主,因為祂顧念我們。顧念,或,關心。管教並審判人的神對信徒,特別對受逼迫者有愛的關切,祂信實的顧念他們。他們能將憂慮卸給祂,特別是在受逼迫的時候。

謹守、儆醒

在八節彼得繼續說,『務要謹守、儆醒。你們的對頭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喫的人。』謹守就是有清明、謹慎、自制的心思,使我們曉得神管教我們的目的,以及仇敵要毀壞我們的詭計,特別如本章所啟示的。

我們若不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主,就會很難謹守。許多聖徒因著憂慮而成為混亂的。我們若抓住憂慮,我們的心思就不會謹守。我們不會謹守,反而可能在混亂的密雲之下,並且沒有方向感。我們的心思若被憂慮攪擾,我們就無法謹守。我們的思想不會清明,卻會混亂、攙雜。我們的心思若在這樣的光景中,我們就很難聽見主的說話。憂慮也可能使我們胡言亂語。所以,我們若要謹守,就必須將憂慮卸給主。

照著彼得在五章八節所說的,我們也需要儆醒。儆醒猶如戰爭中的警備,如同在前線的士兵。這裡特指儆醒抵擋仇敵所帶給在逼迫中受苦信徒的憂慮。憂慮是狡猾的仇敵。許多時候憂慮是撒但的化身。我們需要儆醒,不允許憂慮侵略我們。國家的防衛部隊需要儆醒。國防部的人總是儆醒,免得仇敵入侵。這也是彼得勸我們要謹守、儆醒時的觀念。

彼得是照著他的經歷寫第八節。彼得也許受教育不足,但他在經歷上很豐富。他年輕時,就蒙主呼召。主復活以後,彼得在那靈裡多有學習。基督復活以前,彼得聽見並看見了許多事。然而,他對那些事沒有正確的解釋和領會。但主復活以後,那靈來了,在彼得裡面,也在他身上,他就開始領會他與主同在三年半期間所經歷過的。因此,彼得是個滿了經歷的人。他的著作不僅僅是基於道理,也是基於經歷。因著彼得的經歷,他就能囑咐聖徒謹守、儆醒。

如我們所指明的,『儆醒』含示爭戰。我們乃是在爭戰之中,我們需要警備,不要讓仇敵進來。憂慮是狡猾的仇敵。魔鬼常隱藏在憂慮裡面,或埋伏在牠背後。你若歡迎憂慮,就會歡迎魔鬼撒但。所以,你需要儆醒。主耶穌也囑咐祂的門徒要儆醒禱告。(太二六41。)我們需要儆醒、警戒。

我們的對頭魔鬼

我們需要儆醒,原因是我們的對頭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對頭』這辭,原文字面的意思是(訴訟中的)敵對者。這裡是指控告我們的撒但。(啟十二9~10。)魔鬼,原文意控告者,譭謗者。魔鬼,就是撒但,在神面前控告我們,又在人面前譭謗我們。

彼前五章八節的魔鬼,對頭,與七節的憂慮有關。我們若向憂慮讓步,也就會向對頭魔鬼讓步。我們甚至可以說,七節的憂慮就是八節的對頭。

對頭與仇敵不同。仇敵是在我們身外,對我們是客觀的對手。對頭是在我們裡面主觀的對手。撒但不但是我們外面的仇敵,也是我們裡面的對頭。憂慮是魔鬼作我們對頭的一種形態。每當我們憂慮或擔憂的時候,我們就該說,『撒但,你被暴露了;這憂慮其實就是你。不要掩飾你自己,我知道你是誰。這不是憂慮─這是你,魔鬼。撒但,離開我去罷!』

照著上下文,憂慮實際上就是魔鬼。魔鬼假借憂慮,到我們這裡來攻擊。他裝作憂慮。所以,我們需要儆醒、警備。

吼叫的獅子尋找可吞喫的人

在八節彼得也說,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吼叫』一辭指明這獅子,魔鬼,在飢餓中咆哮。『遍地遊行』一辭指明魔鬼不斷積極的搜尋獵物。有句格言說,魔鬼從不睡覺。他總是忙碌、積極的尋找可吞喫的人。

這裡彼得警告在逼迫中受苦的信徒,他們若不肯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6,)將憂慮卸給神,(7,)他們就會被對頭魔鬼,這吼叫的獅子所吞喫。這教訓我們,狂傲和憂慮會使我們成為豐美的獵物,滿足吼叫獅子的飢餓。無疑的,彼得在這方面無法忘記主說到魔鬼的願望時,所給他的警告。(路二二31。)

彼得在彼前五章八節裡所寫的很簡單、簡短並中肯。我們從他都有可學習的;尤其在作見證上,更當從他學習。有些人作見證是講長篇故事,滿了不必要的細節。我們在聚會中不需要長篇故事,乃需要簡潔、中肯的見證。這種見證常常是最有功效的。

在信上堅固

在九節彼得說,『你們要抵擋他,要在信上堅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遭遇同樣的苦難。』這裡的抵擋,意思不是反抗,也不是苦鬥,乃是在吼叫的魔鬼面前,在我們信的根基上站穩如磐石。本節的『信』,實際是說我們的信,指信徒主觀的信,就是相信神保護的能力和愛的關切。

在九節彼得說,我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遭遇同樣的苦難。按本章和前章的上下文看,這些苦難是指逼迫中的苦難。我們看過,眾弟兄意即眾弟兄的集合,眾弟兄所構成的家庭,在弟兄相愛之感覺裡的眾弟兄。(二17。)

五章七節裡說到的憂慮與逼迫有關。聖徒在逼迫之下,他們就憂慮,不知道會遭遇甚麼。這憂慮,這擔憂,也許使他們懷疑所聽過的福音。這也許對他們的信有消極的影響。為這緣故,彼得囑咐信徒要抵擋魔鬼,在信上堅固,就是在他們的信上穩固。我們不可懷疑我們所信的,反而需要在我們的信上堅固,知道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遭遇同樣逼迫的苦難。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