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信息中,我們來到馬太十四章十四至二十一節,主在曠野神奇的使群眾喫飽的記載。
許多時候我們經歷了棄絕,並且通過了棄絕之後,我們很喜樂,很釋放。但經歷這釋放之後,我們領悟自己有所缺乏,沒有甚麼可賴以維生。我們缺乏必需的東西。這就是跟隨主到野地之群眾的情形。
我相信那些跟隨屬天的王到野地的人,在享受喜樂、美好的時光。他們也許十分喜樂,以致忘了喫飯。十五節說,『到了黃昏,門徒到祂跟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晚了,請解散這些群眾,他們好往村子裡去,為自己買食物。』彼得也許領先題醒耶穌,他們在野地,時候已經晚了,群眾需要東西喫。也許是他題議主解散這些群眾,他們好往村子裡去,為自己買食物。門徒似乎說,『主,你看現在是黃昏了,不要把群眾留在這裡,解散他們罷!』這不是一番好心好意麼?今日的彼得都有好心。在召會生活中,好心的人常常有所題議。不要作這樣的彼得。
我們讀馬太福音時,需要顧到這卷書中道理的安排。許多讀者認為馬太福音是故事書或歷史書。但牠不是歷史書,乃是道理的書。因此,主在十六節的話很有意義,祂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求主解散群眾,好叫他們去為自己買食物;主卻叫門徒給群眾喫。門徒的觀念是要人作事,這是律法的原則;但主的觀念是要給人享受,這是恩典的原則。門徒所題議的,完全是根據律法的原則。
在十六節,主耶穌制止門徒。福音書曾多次記載彼得被制止。他在說話被制止的事上很有經歷。他在山上題議搭三座棚時,被神制止。他告訴收半舍客勒殿稅的人說,他的老師納稅時,被主制止。主耶穌總是制止好心的人。你若沒有這樣的好心,主不會制止你。但你若有好心,就要豫備好被祂制止。你的好心需要被制止,因為那是天然的。主耶穌制止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喫罷。』主似乎說,『不要要求群眾作甚麼纔得到東西,那是律法。你們應當給他們東西喫,這是恩典。我在這裡不是摩西,告訴人要作甚麼纔得到東西。我乃是耶穌基督,帶著恩典而來。我總是給人東西。律法是藉著摩西來的,恩典卻與我同來。因此,你們必須給群眾東西喫。你們這些門徒完全錯了,因為你們仍在律法之下,告訴人要作某些事。群眾餓了麼?他們的確餓了。我知道這事。但我到如今還沒有作甚麼,為要暴露你們。我等候黃昏來臨,好暴露你們。我若為著他們的需要作些甚麼,你們絕不會被暴露。』在主的恢復裡,這樣的事常常發生。主特意作某些事,要用盡天然人的忍耐。然而,好心的人無法忍受這事。他們常常在最後幾分鐘有所題議。他們若再等幾分鐘,他們的愚昧就不會暴露出來。雖然如此,我們必須學習脫離律法的規條和誡命。我們必須學習認識恩典,運用恩典,並且照著恩典的原則給人。
主耶穌告訴門徒給群眾東西喫時,門徒說,『我們這裡除了五個餅兩條魚,再沒有別的。』(太十四17。)當你要運用恩典時,你會看見自己一無所有。你若僅僅向人發號施令,就不會領悟自己多麼貧窮。你也許以為自己非常聰明,對自己說,『我真聰明!沒有一個人注意黃昏到了,但我知道一切。我甚至能指導耶穌。在主的恢復裡,我是最聰明的。我能告訴人作這作那。我知道時間,我知道環境,我知道要說甚麼,我知道要作甚麼,我知道一切。甚至我知道如何吩咐主耶穌。』然而,主告訴我們要運用恩典時,我們會說,『當我在律法之下時,我是瞎眼的,不認識自己。在律法之下,我的貧窮沒有暴露出來。但如今主耶穌說恩典的話,叫我給他們東西喫。這恩典的話暴露我的貧窮。我立刻看見自己一無所有,我只有一個吩咐的口。我能吩咐,我能指示,我能教導,但我沒有東西給人。』律法沒有暴露我們那麼多。但每當我們要運用恩典時,我們的貧窮就暴露出來。我們看見自己沒有東西給人,甚至沒有東西給自己喫飽。
願主憐憫我們!不要以為這僅僅是說到主耶穌用五餅二魚叫五千人,加上婦女孩子喫飽的故事。你也許很熟悉這神蹟的故事,但你也許仍缺少牠所包含的啟示或亮光。但今天我們在主的光照之下。我們都是彼得。我們以為自己知道要作甚麼,也能告訴人要作甚麼,我們就是在律法之下的彼得,不是在恩典之下的人。在恩典之下的人總會說,『主,我沒有東西給人。需要很大,但我無法應付。我曉得今天是恩典時代,不是律法時代。然而,我沒有東西給人。恩典暴露了我。』你是在恩典之下,還是在律法之下?你若在律法之下,就仍會覺得自己有可誇的-你聰明的頭腦、遠見、知識和教導人的能力。但主把你擺在恩典之下時,你的貧窮和無有就會暴露出來,你必須承認自己沒有東西給人,甚至沒有東西給自己喫飽。這裡我們清楚看見律法的原則和恩典的原則。
主在十八節說到十七節所題的餅和魚說,『拿過來給我。』我們需要把從主所得所領受的拿給主,使其成為多人莫大的祝福。主常用我們所獻給他的,供應多人的需要。今天祂也是這樣應急的供應跟從祂的人所需要的。
你也許說你沒有甚麼可獻給主,但你至少有你自己。讚美主,我們都能把自己獻給他!我們也許一無所有,只有貧窮、醜陋的自己,但我們能將我們自己獻給祂。甚至病人也能把自己獻給主。讓我們把自己一切的所是獻給祂。主需要我們的奉獻。我們所有的若被據為己有,就一無所有;若從我們手中交在主手中,就要成為莫大的祝福。把你自己獻給主,把你的所有獻給祂,然後主就會有路祝福許多人,你也會包括在那祝福裡。
我們都必須看見這段話裡的道理。這道理就是我們不可在律法之下,而須在恩典之下。恩典暴露我們的貧窮和無有。但我們有一樣東西-我們自己-可獻給主。不論我們所有的是何等少,我們都需要把牠獻給主。我們若把自己所有的擺在祂手中,就要成為莫大的祝福。
十九節說,『於是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就拿著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便遞給群眾。』主餧養人,將生命的供應服事給人。祂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使眾人有秩序。這顯出主的智慧和有條不紊。屬天的王望著天,指明祂的源頭是諸天之上的父。然後祂祝福了餅和魚,就擘開。這指明凡我們所拿給主的,都必須擘開,好成為別人的祝福。
凡獻給主的,主都要擘開。這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獻給主之後,祂會把我們擘開。然而,我們很多人曾禱告說,『主,憐憫我,不要把我擘開。主,你知道我的妻子在破碎我。求你使我完整,救我脫離她擘開的手。』許多姊妹也曾禱告,要蒙拯救脫離丈夫擘開的手。但你越這樣禱告,就越被擘開。然而,我們像餅,更像橡皮。要擘開餅很容易,但要擘開橡皮卻很難。所以,對我們而言,擘開不彀。有時候主也必須切我們。我不是說笑話,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情況。然而,你一切的所是和所有必須獻給主。你若這樣作,沒有一樣東西在祂手中會保持完整。反之,每樣東西都要被擘開。凡擺在祂手中的,主都要擘開。我們若不被擘開,我們的奉獻就算不得甚麼,也沒有果效。惟有我們被主擘開,我們的奉獻纔有用。
主擘開餅之後,就把餅遞給門徒。餅是從門徒來的,他們把餅拿給主。這些餅經過主祝福、擘開之後,又遞給門徒,分給群眾,成為他們極大的滿足。這指明門徒不是祝福的源頭,他們不過是主所使用的管道;主纔是使人滿足的源頭。擘開的餅遞給門徒,門徒就把餅分給群眾。這擘開的餅成了所有飢餓之人的飽足,那裡有極大的祝福。今天的原則是一樣的。毫無疑問,主在美國的恢復一直有很大的祝福。然而,我們必須領悟,有些親愛的聖徒把他們自己獻給了主。他們在主手中都被擘開了,那些擘開的碎塊帶進了祝福。
約翰六章九節告訴我們,這五個餅是大麥餅。按表號,大麥乃表徵復活的基督。(利二三10。)因此,大麥餅象徵基督在復活裡作我們的食物。餅屬於植物的生命,象徵基督生命生產的一面;魚屬於動物的生命,象徵基督生命救贖的一面。我們要滿足屬靈的飢餓,不僅需要基督救贖的生命,也需要祂生產的生命。這兩面是由餅和魚這兩種小東西象徵的。這指明屬天的王今世到跟從祂的人這裡,不是作大君王統治他們,乃是作小塊食物餧養他們。
二十節說,『眾人都喫,並且喫飽了。他們拾起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十二籃子。』滿滿十二籃的零碎,不僅指明復活的基督是無限量、無窮盡的,並且指明祂給我們的供應是豐富的,能綽綽有餘應付我們一切的需要。除了婦女孩子,(太十四21,)五餅二魚約使五千人喫飽。我們獻給主的也許很少,但祝福卻是大的,並且是滿溢、富餘的,要比我們所獻上的還多。我們所獻給主的是不會用盡的,反而會被主用來豐豐富富的祝福別人,甚至有餘,以證實這是主奇妙的作為。在這段神蹟的記載中,聖靈啟示的用意是要指出,跟從屬天君王之人真正的需要,乃是正確的食物,以滿足他們的飢餓。基督的門徒不知道這需要,跟隨的群眾也不知道,屬天的王卻知道,並且要行一個神蹟,使人對於他們真正的需要,和祂對這需要的供應,有深刻的印象。他們惟一的需要,乃是祂復活的生命,以滿足他們屬靈的飢餓,就如這神蹟所表明的。
屬天君王所行的,也有力並清楚的指明,當人在這棄絕主的世界跟從祂時,祂要供應他們的需要。這符合祂在屬天憲法中所說,國度子民不需要為飲食憂慮的話。(太六31~32。)
我們跟隨被棄絕的王時,必須經過多種的棄絕。在這些棄絕之後,我們會缺乏,並有某些需要。但不要為你的需要憂慮或罣心,因為主顧念你的需要,甚至黃昏在野地,主也有辦法滿足你的需要。只要把你的所是和所有獻在祂手中,讓祂擘開,並且讓擘開的東西給飢餓的人喫飽。你若這樣作,就會享受飽足,並且會有剩餘。
被棄絕的王在十四章十四至二十一節所行的,不僅僅是一個給人喫飽的神蹟。這裡的神蹟指明,基督這位被棄絕的王,有充分、足彀、豐富的生命供應,給跟隨祂的人。祂不僅顧到我們身體和物質的需要,祂也賜生命的供應,滿足我們的飢餓。我們許多人能見證,經過棄絕之後,我們進入缺乏的環境。然而,主顧念我們,我們一無所缺。最終,我們不在意物質的供應,只在意生命的供應,滿足我們屬靈的飢餓。我們在達到榮耀的路上跟隨被棄絕的王時,我們能見證,我們在享受生命的供應。不僅如此,我們也在餧養別人。這樣享受之後,還有滿滿十二籃生命的供應。
現在我們能說,這條路真好。儘管這裡有棄絕和缺乏,但祂是我們生命的供應。祂顧到我們身體的需要,並且賜給我們豐富,甚至滿溢的生命供應,以滿足我們屬靈的需要。因此,我們能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們不僅沒有缺乏-我們是豐富的,我們是滿足的,並且有滿滿的十二籃。有祂,我們就得著物質的供應和生命的供應。當我們跟隨祂,甚至在野地,我們也享受祂作供應的源頭。因此,我們甚麼都不懼怕。因為祂與我們同在,我們必不至缺乏。只要有祂同在,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們歡迎棄絕,並且就一面說,我們甚至歡迎缺乏的環境,因為我們有祂。我們的需要給祂絕佳的機會來為我們作事。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