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這件事。(弗二14~15。)
論到基督,二章十四節說,『祂自己是我們的和平。』這裡的『我們』是指猶太和外邦信徒。我們靠著基督的血,已經與神並神的子民得親近了。基督既為猶太和外邦的信徒成就了完全的救贖,祂自己就成了我們的和平,我們的和諧,將兩下作成一個。由於人類的墮落並被選族類的蒙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有了隔離。藉著基督的救贖,這隔離已經除去。現今,在救贖的基督裡,兩下乃是一;祂是一的聯索。
現今,在以色列和其餘的人中間仍然有間隔。但是照著神的經綸,這道間隔已經除去了。在神眼中,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這道間隔已經除掉了。如今,除去這間隔的基督,乃是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之間和平的聯索。
十四節說到中間隔斷的牆。這中間隔斷的牆,就是『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15,)乃是因人的肉體而立的。這些規條的第一條是割禮,割除人的肉體。割禮成了中間隔斷的牆,因為牠造成受割禮的猶太人和未受割禮的外邦人之間主要的區別。因此,中間隔斷的牆,就是這個區別,成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仇恨。
摩西的律法有兩種誡命:道德的誡命,如關於偷竊和孝敬父母的誡命;以及儀式的誡命,如關於守安息日的誡命。割禮和飲食條例的誡命是儀式的誡命,不是道德的誡命。利未記十一章中有許多說到飲食的誡命,這些誡命當然與道德無關。一個人的道德不會因為他是否喫了被視為不潔淨的東西而受影響。
猶太教的三個主要規條是割禮、守安息日和飲食的條例。每一個以色列男丁都必須在出生第八日受割禮。不僅如此,猶太人也必須守安息日,並遵守有關飲食的眾多條例。這些條例是猶太教的三大支柱。主耶穌在地上時,拆毀了守安息日的支柱。在祂盡職的那幾年裡,祂藉著在安息日醫治病人,刻意干犯安息日,猶太人因此大受激怒。然後彼得又帶頭打破了飲食的條例,雖然他作得相當軟弱。彼得因著看見行傳十章那個異象,就不得不放棄這些條例。然而在加拉太二章,彼得本來和外邦人一同喫飯,當有一些人從耶路撒冷下來,他就退開了。但無論如何,藉著打破飲食的條例,猶太教的另一根支柱也拆毀了。接著,使徒保羅又拆毀了割禮的支柱。在腓立比三章,他甚至用了一個新的輕蔑之辭─『妄自行割』,代替『割禮』這尊貴的辭。不僅如此,他還把那些行割禮的人指為『犬類』,告訴腓立比人要『提防犬類』。難怪猶太人想要殺他!就某種意義說,在他們的眼中,他比主耶穌更可惡,因為割禮是猶太教中首要的條例;對他們而言,割禮比安息日或飲食的條例更重要。所以藉著使徒保羅的工作,猶太教殘餘的架構全垮了。
我們必須記住道德的律法和儀式的律法之間的不同。道德的律法永遠不會廢除;今世不會,千年國不會,永世也不會。相反的,儀式的誡命不是永久的。一個人准不准喫豬肉,該不該守安息日,或行不行割禮,是根據他所處的世代而定的。凡生在亞伯拉罕以後,施浸者約翰以前的猶太男丁,都必須行割禮。照樣,關乎安息日和飲食的誡命,也是在特定的時期纔有效。
保羅所說中間隔斷的牆,是指規條中誡命的律法,就是關乎割禮、安息日、飲食的儀式誡命。儀式誡命的律法,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間隔斷的牆。任何規條或儀式,都是中間隔斷的牆。
儀式之誡命的頒佈,首先是由於人的肉體。例如需要行割禮,是由於人已成為屬肉體的。所以,神吩咐人要割除肉體。頒佈關於飲食的儀式誡命,是要神的選民謹慎,保守自己的潔淨。不分蹄或不倒嚼的動物是不潔淨的。分蹄象徵走路有分辨,指明我們不該行走在任何污穢的地方。神的子民在他們日常的行事為人中,需要有敏銳的辨別力。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藉著取用神的話並反覆的思想,來學習『倒嚼』。因為墮落的人沒有那必需的辨別力,也不思想神的話,所以纔有這些誡命頒賜給神的選民。然而,這些規條成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間隔斷的牆。而且這個區別和間隔,成了受割禮的猶太人和未受割禮的外邦人彼此之間仇恨的原因。
每一個規條都造成仇恨。一九六三年我應邀在德州泰勒市的一個聚會中講道。在會中,我開始輕聲的說『阿們』。立即有人警告我說,這裡的人不能忍受這個。在那次警告之後,我不敢再說『阿們』。我若堅持這麼作,一道隔斷的牆就要立起來,仇恨也要產生了。
甚至實行禱讀也可能成為中間隔斷的牆和仇恨的原因。雖然禱讀對你也許非常有幫助,但別人若是不同意,你就不該堅持。這樣作會造成間隔,並產生仇恨。
我們必須謹慎,不要把任何規條帶到召會生活中,因為所有的規條都是殺死人的。有些人也許喜歡在聚會中喊叫,有些人則喜歡安靜;喊叫或安靜很可能就造成了規條。這些規條不僅造成分裂,也造成仇恨。我看見過由於這樣的規條所造成的仇恨。
一九六三年我隨一些弟兄訪問洛杉磯某一團體。在聚會中別人怎麼作,我就怎麼作。事後,一位弟兄問我怎麼能作得來。我回答說,『他們所作的有甚麼不對?難道是有罪麼?你為甚麼不願意作?你為甚麼堅持要與別的聖徒不同?』我個人並不喜歡那個聚會中的一些作法,但是我隨著作了,為的是要除去中間隔斷的牆。
一九三三年,我在中國東北有類似的經歷。我到那裡訪問時,有一天在一些日本籍的基督徒家中作客。由於中日之間的政治關係不睦,我和許多中國青年人一樣,受教導要厭惡日本人。然而,當我進入這家時,我脫下鞋子,坐在榻榻米上,和其他在場的人一樣。當然坐榻榻米而不坐椅子沒有甚麼不對,我們不能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在聚會中喊叫或安靜也是一樣。在聖經中都有經節論到這兩種情形。
我們可能喜歡某些作法,但我們不該堅持。我們若堅持某種特殊的作法,我們就會把牠造成規條,而產生間隔,形成仇恨。基督徒因著規條而分裂,就如關於受浸的各種規條就是一例。有的人堅持要向後倒下受浸,有的人堅持要向前俯下受浸。有些基督徒因著樂器的使用而分裂。有些人許可用鋼琴,不許可用風琴;另有些人卻剛好相反。一旦我們有規條,立即就有分裂。雖然我喜歡在聚會中喊叫並高聲讚美,但是我不是為著這些事。堅持任何一種作法,就是造成分裂。因此,我們必須沒有任何規條。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所有的規條都廢掉了。
因為規條造成仇恨和分裂,所以我們必須十分謹慎的對待規條。甚至在彼此非常親近的人中間,規條也很可能成為仇恨的由來。兩位弟兄可能多年來有美好的交通,但是由於一個喜歡喊叫,一個喜歡安靜,在他們中間就有了仇恨。他們不但沒有彼此相愛,可能反而互相憎恨。宗教的忌恨是一件可怕的事。歷史告訴我們,因著撒但那殺人者的狡猾,許多人因宗教忌恨而被殺害。所以,我們必須棄絕一切規條,而順著聖徒們的作法;只要這些作法不牽涉任何犯罪、不道德或拜偶像的事。雖然我們不稱許某些作法,但為著不給規條任何地位,我們應當順應而行。
基督藉著廢掉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拆毀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間隔斷的牆。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一切的規條也都被釘在那裡。(西二14。)以弗所二章十五節所說的律法,不是道德誡命的律法,乃是儀式誡命的律法,如行割禮、守安息日、以及某些飲食的條例。
規條是生活和敬拜的形式或作法。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謹慎,不要把我們生活或敬拜的方式弄成規條。同時,我們也不該把別人所作的當作規條。我們若都這樣實行,就不會有難處。
主的恢復是在全地擴展。在許多不同的國家裡─諸如日本、韓國和印尼─恢復不斷在增長;在這些地方,有許多和我們不同的生活方式。當然,主的恢復不能要求日本人、韓國人和印尼人有相同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極其影響我們的聚會方式。例如,在韓國,要他們一大早,甚至在五點半來晨更,是很容易的。然而這個實行若強加於美國人身上,就非常困難了。
從餐具上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國人和歐洲人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而印尼人用手指。誰能說那一樣最好?由於這是非常敏感的事,我們需要顧到別人的感覺。你若訪問印尼或臺灣,你該入境隨俗。照樣,從印尼和臺灣到西方訪問的人,也該如此。我們若要消除規條,就必須這樣實行。
由於交通和通訊的進步,世界上的人越來越融合。這是在神主宰的權柄之下,使祂能得著新人,就是包含所有不同民族的正當召會生活。所以,關於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都必須學習不在別人身上強加任何要求,也不要有任何規條。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開始於巴別。在神的經綸裡,在召會生活中,我們必須勝過巴別。我們的語言能成為規條。當我們在另一個國家長久居留,甚至住在那裡時,若是可能,我們應當學習當地的語言,不要堅持說自己的家鄉話。
我們這些蒙救贖並在恢復中的人,已經遷到基督裡,並在召會生活中;我們必須學習恨惡那使不同民族分裂的差異。世人認為文化的差異乃是聲望的標記,但是在基督裡我們都失去了這個聲望;現今我們惟一的聲望乃是基督,以及真正的一。我們所在之地或會所,不該有獨特的聲望。我們都該操練自己順著別人。只要某種實行不牽涉到淫亂或不道德的事,就沒有甚麼不對。不要執著於你的聲望。我們若願意放下我們文化的驕傲,主纔有可能得著正當的召會生活。
拆毀中間隔斷的牆是為著新人、神的國民、神的家人、以及神居所的建造。我們若持守我們的不同,就不可能有這四方面的召會生活。基督教滿了不同民族之間分裂的差異。因這緣故,在恢復之外的基督徒不可能有召會生活。為著召會生活的緣故,一切的不同都必須踩在我們的腳下。
以弗所二章十五節說,基督『在祂的肉體裡』廢掉了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人既成了肉體,(創六3,和合本譯為血氣,)因而遠離神和祂的定旨,神就命定祂的選民受割禮,除去肉體。這規條是因人的肉體而立的。基督被釘十字架是在肉體裡。祂被釘死時,祂的肉體,就是殿裡把聖所和至聖所分隔的幔子所豫表的,裂開了。(來十20。)基督藉著在十字架上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就成就了和平。
我們已經看見,按照聖經,基本的規條是關於割禮、安息日和飲食的條例。但是甚至這些神所命定的規條也都廢去了。如果這些基本的規條都廢去了,那些枝節的豈不更該廢去麼?我們不該持守任何規條,也不該創造新的規條。靠著主的恩典,我們必須學習有彈性,為著召會生活放下一切的不同。不論我們去那裡,我們都必須學習和別人一樣。這樣,我們就要享受召會生活作新人、神的國民、神的家、和神的居所。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