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十一章,是說到信心和信心的歷史。三至四十節向我們陳述信的簡史,從神的創造,經過歷代神的選民,直到所有新約的信徒,終極完成於永世裡的新耶路撒冷,證明信乃是尋求神的人得祂應許,走祂道路的惟一途徑。本章聖經既是聖靈所感動寫成的,聖靈當然有這樣的觀點。列在這個信心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見證人。因此,希伯來十一章不僅是說到信心和信心的歷史,也是說到信心的見證人。這裡的見證人,是指作見證的人,不是指所作的見證。在原文,見證人和殉道者是同一個字。每一個見證人都是殉道者,為信心的見證而殉道。這一章題到許多殉道者;(3~39;)有的被石頭打死,有的被鋸鋸死。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信心的歷史,更要著重的來看信心歷史的終極完成,因為這與我們格外有關係。
三節說,『我們因著信,知道宇宙是憑神的話結構起來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而成的。』很多學者花了不少時間,探討宇宙是怎樣結構起來的;但他們對這事的一切解說,都是荒誕無憑。宇宙乃是憑神的話結構起來的。神說話,事就成了。我們知道這事,不是憑我們的五官,乃是憑著信,就是我們裡面質實的感官。
四節說,『亞伯因著信獻祭給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藉此便得了稱許為義的見證,就是神指著他的禮物所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藉著這信仍舊說話。』根據豫表,亞伯所獻這更美的祭物,豫表基督是真正更美的祭物。(九23。)我們讀希伯來書就知道,惟有基督自己是更美的祭物。亞伯因著信,獻上這更美祭物的豫表。
十一章五節說,『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把他接去了;原來他被接去以前,已經得了蒙神喜悅的見證。』以諾被接去,不僅是不死,並且是不至於見死。
七節說,『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就為虔敬所動,豫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就定了那世界的罪,並且承受了那照著信而得的義。』試想挪亞的處境,那時他為著要來的洪水建造方舟,並沒有一人相信他。天色是那樣晴朗,沒有人豫料到會有洪水。然而,挪亞因著信,質實了洪水的來臨,就建造方舟。
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他因著信,遵從神的呼召,離開了本地,住在應許之地作寄居的。(8~9。)亞伯拉罕順從神,出迦勒底的時候,『還不知道往那裡去。』這使他經常有機會運用他的信,信靠神即時的引導,以神的同在為他旅行的地圖。十節說,亞伯拉罕因著信,『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其設計者並建築者乃是神。』這就是活神的城,屬天的耶路撒冷,(十二22,)在上的耶路撒冷,(加四26,)聖城新耶路撒冷,(啟二一2,三12,)是神為祂子民所豫備的;(來十一16;)也是神的帳幕,神要在其中與人同住,直到永遠。(啟二一3。)列祖怎樣等候這座城,我們也照樣尋求她。(來十三14。)
亞伯拉罕也因著信而行動,把以撒獻上,『他算定神甚至能叫人從死人中復活;就表樣說,他也實在從死人中得回了他的兒子。』(十一17~19。)十二節論到亞伯拉罕,說,『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生出子孫來,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天上的星象徵亞伯拉罕屬天的子孫,信心的子孫;(加三7,29;)海邊的沙象徵他屬地的子孫,肉身的子孫。
希伯來十一章十三節,指著亞伯拉罕和別的列祖,說,『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寄居的,也可譯為旅客,放逐者,亡命國外者。亞伯拉罕是第一個希伯來人,(創十四13,)一個過河的人,離開迦勒底被咒詛的拜偶像之地,過了大河,就是伯拉(幼發拉底)河,(書二四2~3,)到了迦南這蒙福的美地。然而,他沒有在此定居,反倒像旅客,甚至像放逐者,亡命國外者,寄居在應許之地,羨慕一個更美、屬天的家鄉,(來十一16,)尋找一個自己的家鄉。(14。)這也許含示他已豫備好,過另一道河,從屬地的一邊過到屬天的一邊。以撒和雅各同樣跟隨他的腳蹤,在地上生活如同客旅和寄居的,等候神所建築,那座有根基的城。(10。)九至十六節的話,也許含示本書作者要希伯來的信徒銘記,他們是真希伯來人,應當跟隨列祖,看自己在地上也是客旅和寄居的,並且盼望那比屬地家鄉更美的屬天家鄉。
十一節說,『因著信,連撒拉自己,即使過了年齡,還得了能力,懷孕生子,因她認為那應許她的是信實的。』撒拉已經是一個老年婦人,生育的功能已經停止;然而在這樣的處境中,她還信神的話。
二十節說,『以撒因著信,指著要來的事,給雅各、以掃祝福。』你若讀以撒的歷史,就知道他不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十分平凡,沒有甚麼特點。然而,他卻作了非凡的事─他祝福他的兩個兒子,雅各和以掃。雖然他是盲目的祝福他們,卻是因信而作的。
二十一節說,『雅各因著信,臨死的時候,給約瑟的兩個兒子各自祝福。』雅各給約瑟的兩個兒子祝福的時候,不僅因著信,並且看得十分清楚。他裡面的眼睛非常明亮。當約瑟看見雅各的右手按在以法蓮頭上,沒有按在長子瑪拿西頭上,就不喜悅,想調換他的手;但雅各不從,說,『我知道,我兒我知道。』(創四八15~19。)雅各知道他所作的是甚麼,他是因著信給約瑟的兒子祝福。
希伯來十一章二十一節又說,雅各『扶著杖頭敬拜神』。這話非常有意義,表徵雅各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寄居的,是客旅。(13。)一旦我們定居下來,手中就不必拿杖,因為杖是寄居者的記號,不是定居者的記號。雅各的杖也表徵神是他的牧者,牧養了他的一生。(創四八15。)這就是為甚麼這裡記載他扶著杖頭敬拜神,作為信的證據。
希伯來十一章二十二節說,『約瑟因著信,臨終的時候,題到以色列子孫出埃及的事,並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囑。』約瑟題到以色列子孫要出埃及,就囑咐他們,將他的骸骨帶出埃及,帶進迦南。這需要有極大的信心。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時,他們就把約瑟的骸骨帶進美地。(出十三19。)
希伯來十一章二十三節說,『摩西生下來的時候,他的父母因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他的父母因著信,把他藏了。他『長大了』,『就拒絕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選擇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有罪的短暫享受。』(24~25。)二十五節的短暫,也可譯為片刻,飛逝,消逝。在摩西的時候,被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乃是魂生命的享受。但摩西拒絕這個,寧可揀選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有罪的短暫享受。埃及的享受,亦即世界的享受;這在神眼中乃是有罪的。這是罪的享受,犯罪生活的享受,是暫時的,短暫的,飛逝的,消逝的。
二十六節告訴我們,摩西『算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望斷以及於那賞賜』。我年輕時,受時間的觀念所攪擾,問說那時基督尚未來到,摩西怎能為基督受凌辱?其實基督是耶和華的使者,總是與在困苦中的以色列人同在。(出三2,7~9,十四19,民二十16,賽六三9。)不僅如此,聖經也把基督與以色列人看為一個。(何十一1,太二15。)因此,落在他們身上的凌辱,也算是祂的凌辱;並且辱罵神之人的辱罵,也落在祂身上。(羅十五3。)新約信徒是祂的跟從者,忍受祂所受的凌辱,(來十三13,)在祂的名裡受辱罵。(彼前四14。)摩西既選擇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來十一25,)就算這種凌辱,就是為神的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法老宮中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望斷以及於那賞賜。
因為甘願忍受基督的凌辱,摩西要得著國度的賞賜。他因著在米利巴的失敗,不得進入美地的安息,(民二十12~13,申四21~22,三二50~52,)但他要與基督一同在國度裡。(太十六28~十七3。)作者題起這事,必是要鼓勵他那些因基督的緣故正在忍受逼迫的希伯來信徒,跟隨摩西,算為基督受的凌辱比他們所失去的財物更寶貴,並且望斷以及於那賞賜。我們不知道誰告訴摩西那賞賜,可能是他的父母。無論如何,他有很大的信心,望斷以及於那賞賜,而逃離埃及。法老的宮殿、王子的名分、屬世的享受和成就、以及埃及的一切,本來都在他的面前。根據他眼所見的,這些東西都是真的;但根據他的信心,這些都不是真的。有一樣別的東西,就是那賞賜,對他質實的官能而言,卻是真的。雖然當時那賞賜離他甚遠,但他想望並受其激勵,而丟棄埃及的一切。
希伯來十一章二十七節說,摩西因著信,『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他堅定不移,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在當時這是一件大事。那個大賞賜對他成了很大的激勵,使他逃離埃及。這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完全寫照。今天世界就是埃及,世界所能給我們的不過就是王宮。但對我們的信心而言,這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只有一件事是實際中的實際,就是那要來的賞賜。
二十八節說,『他因著信,就立了逾越節並塗血的事,免得那滅長子的臨及以色列人。』摩西需要信,來設立逾越節並塗血的事。摩西也需要信,來告訴以色列人要豫備羊羔,並且把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神尊重摩西設立逾越節和塗血的信心。雖然還沒有看見要來的逾越節,摩西卻因著信將其質實出來,並按照所質實的而行動。
二十九節說,以色列人因著信,『過紅海如過乾地;埃及人試著要過去,就被吞滅了。』在十一章這裡,一點沒有題起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的事。因為在那些年間,他們非但沒有因著信作過任何討神喜悅的事,反倒因著不信一直惹神發怒。(三16~18。)甚至他們過約但河的事,也沒有記在這裡,因為那次過河的事,乃是由於他們因不信而造成的耽延。他們離開西乃山以後不久,(申一2,)在加低斯巴尼亞若沒有因不信不能進入美地,(19~46,)就不需要過約但河。若是他們在加低斯巴尼亞有信心,他們就會早三十八年進入美地。雖然他們最終還是因著信過了約但河,但聖靈不在這裡記載,因為在神眼中這件事並不討神喜悅。
略過了在曠野飄流的年日,希伯來十一章三十節說,『因著信,耶利哥的城牆被圍繞七日,就倒塌了。』以色列人圍繞耶利哥城的時候,並沒有最好的武器。他們因著信,照著神吩咐他們的去作,神就尊重他們的信心。
『妓女喇合因著信,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信從的人一同滅亡。』(31。)我年輕時,喜歡用這個故事傳福音。喇合繫的那條朱紅線繩,表徵耶穌流的血。(書二18,六23。)她因著信,蒙拯救脫離迦南人所遭受的毀滅。
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申言者,都因著信,行了許多奇事。(來十一32~39。)雖然他們行了奇事,但其中好些人也殉道了。神為他們中間一些人行了神蹟,但沒有為所有的人行神蹟。不要以為你有了信心,神就必定為你作事。許多時候,運用我們信心的結果,只叫我們享受神的靜默。有些人快被石頭打死了,可能禱告說,『主阿,救我不被石頭打死。』但主可能給他們平安的靜默,而不作任何事來拯救他們。司提反殉道時,主沒有拯救他,卻給他這種甜美的靜默。(徒七54~60。)遭受逼迫而沒有從主來的拯救,需要極大的信心。
神的靜默大於祂的神蹟。你要那一樣?是要神的神蹟,或要祂的靜默?如果我們說真話,我們大多數人都願意要神的神蹟。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嘲笑祂的人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又說,『祂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靠祂。』(太二七40,42。)主在十字架上六小時中,最少有三小時,宇宙完全靜默。那時好像沒有神,那些嘲笑、褻瀆的人,要說甚麼就說甚麼。那是他們的世界,那時他們就是神。神常常願意保持靜默,遠過於行神蹟。有時候,我們都必須因著信享受神的靜默。
許多殉道者都見證,他們因著信享受神的靜默。一九三○年代,有兩個西教士在中國殉道,使我永不能忘記。他們殉道的那一天,其中一個說,『每一個殉道者的臉,都像天使的臉。』另一個說,『如果我還有一條命,我願意再獻上為主殉道。』神讓他們在中國殉道,並沒有拯救他們。他們因著信,享受了神的靜默。我們讀本章所記載信的歷史,就看見這不僅是神蹟的記錄,也是神靜默的記錄。祂並不經常用外面的行動去幫助祂的聖徒,乃是常常使他們在裡面享受祂的靜默。
希伯來十一章三十五節說,『另有人受嚴刑至死,不肯接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更美的復活不僅是頭一次的復活,(啟二十4~6,)生命的復活,(約五28~29,)並且是傑出的復活,(腓三11,)特殊的復活,就是主的得勝者要在其中得著國度賞賜(來十一26)的復活。這是使徒保羅所追求的。三十八節說,這些因著信忍受這等苦難的人,是世界不配有的。這些信的人是特殊的,是最高尚的,是這敗壞世界不配有的,只有神的聖城新耶路撒冷纔配得著他們。
四十節說,『因為神為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沒有我們,就不能完全。』這節聖經,有很多的含示。這些信的見證人沒有一個已經完全,都需要新約的信徒纔得完全。在神的經綸中有兩個時期:舊約影兒的時期,和新約實際的時期。所有信的見證人和殉道者,都在舊約影兒之下,並不在實際裡。我們所在的新約實際時期,既然比信的見證人所在的舊約影兒時期更好,他們就需要我們纔得完全。
四十節說,『為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更美』,原文意,優越的,更尊貴的,更偉大的;因此是更美的。原文這辭在希伯來書中共用了十三次:更美的基督、(一4、)更美的盼望、(七19、)更美之約、(二次,七22,八6,)更美的應許、(八6、)更美的祭物、(九23、)更美的家業、(十34、)更美的家鄉、(十一16、)更美的復活、(35、)更美的事(40)以及更美的說話。(十二24。)(其餘二次,六章九節譯為強過,七章七節譯為尊優的。)這些更美的事,都是舊約聖徒在豫表、表號和影兒上所得之事的應驗與實際。那時神所豫備的,乃是在新約裡要來,與我們有關之真確實在的事物。這些事物比其豫表、表號和影兒更美、更強、更有力、更尊貴、更尊大。舊約聖徒只有影兒,他們需要我們纔得完全,使他們與我們同得新約真實的事物。因此,希伯來信徒為何要離開新約真實的事物,轉向舊約的影兒?
十一章四十節說,『他們若沒有我們,就不能完全。』有分於國度一千年,(啟二十4,6,)以及共享新耶路撒冷直到永遠,(二一2~3,二二1~5,)都是團體的事。國度的筵席乃是為著新舊兩約的得勝者,(太八11,)有福的新耶路撒冷,要由舊約聖徒和新約信徒組成。(啟二一12~14。)因此,沒有新約信徒,舊約聖徒就不能得著神所應許的;他們要得著並享受神所應許的美好事物,就需要新約信徒的成全。如今他們正等著我們往前,好叫他們得以完全。
在舊約影兒裡的聖徒,期望看見新約的實際。(太十三16~17,約八56,彼前一10~12。)在已過,我們許多人以為,活在舊約時代多麼好。我們受教導說,亞伯拉罕、摩西、約書亞、大衛、以利亞、以及別的舊約聖徒,都是特出的人物;我們若能活在他們的時代,必定比活在今時代好。我年輕時,就希望能活在舊約的日子。然而,這是在黑暗中的觀念。我們乃是活在更美的時代,我們都聽見過、經歷過、並有分於更美的事,比舊約時代的更美。在舊約影兒裡的聖徒,渴望看見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實際。馬太十三章十七節說,『曾經有許多申言者和義人,渴想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甚至亞伯拉罕,也期望看見新約的實際。(約八56。)不僅如此,眾申言者豫言恩典要臨到我們。他們供應這些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我們。(彼前一10~12。)舊約所有的聖徒,包括大衛和所羅門,都不是為自己,乃是為我們。他們所有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今天所享受之實際的影兒。
在新約實際裡的信徒,大過在舊約影兒裡的聖徒。馬太十一章十一節,是一處重大的經節,證明這一點:『我實在告訴你們,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浸者約翰的;然而在諸天的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施浸者約翰比所有在他以前的都大,包括亞伯拉罕、大衛和所羅門;然而在諸天的國裡最小的比約翰還大。既然施浸者約翰大過亞伯拉罕,而我們又大過約翰,我們就大過亞伯拉罕。所有舊約時代的聖徒,都仰望新約時代的實際,但他們沒有一人看見這實際。在這兩個時代之間,有一個三年半左右的過渡時期。在這過渡時期,施浸者約翰來了,並且看見了基督,就是所有舊約時代聖徒所等待的那一位。因為約翰見到了祂,所以他比他們都大。約翰雖然見到基督,但他沒有進到基督裡。然而我們這些新約的信徒,卻是在基督裡。亞伯拉罕盼望看見基督,施浸者約翰看見了基督,而我們卻在基督裡。因此,我們既然更親近基督,就比亞伯拉罕和施浸者約翰更大。我們不僅親近基督,更是在基督裡面,基督也在我們裡面。我們甚至可以和使徒保羅一同說,『在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我們比亞伯拉罕、大衛、所羅門、和所有舊約的聖徒更大,因為他們都是在影兒裡。我們不僅是在實際裡,我們也就是那實際。因這緣故,舊約聖徒沒有我們就不能完全。沒有我們,他們永不能享受他們久所等候的實際。
我們若運用質實的信,就會感覺到亞伯拉罕、大衛、所羅門、和所有在我們以前的得勝聖徒,都在觀看我們,好像觀眾在看球賽一樣。他們歡呼著鼓舞我們贏得比賽。他們能否享受到實際,乃在於我們。這也是希伯來十一章四十節的正確意義,這一節說,『叫他們若沒有我們,就不能完全。』三十九節指明,舊約聖徒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因為神『為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40。)他們都在那裡等候我們,連使徒保羅和新約所有的殉道者,都在等候我們。從前的得勝者,正等候得勝者的數目滿足;而得勝者的數目,現在還未滿足。有一天,那數目要達到滿足。因此,四十節對所有徘徊中的希伯來信徒,是一個很有力的鼓舞,叫他們進前來,補滿得勝者的數目。
神在祂的經綸裡並不要個別的彰顯,祂渴望得著團體的彰顯。這個彰顯需要有一個完整數目的得勝者;這數目只有神知道。這數目若沒有達到,時候就還沒有到,從前的得勝者就還要等候我們。我們的責任是何等重大!他們已經豫備好了,但我們還沒有。我們的確是在末後的日子。我們不僅大過施浸者約翰,並且還可說大過頭幾個世紀所有的殉道者,因為我們比他們更重要。我們能比他們經歷得更多,因為他們是在起頭,我們在這裡是在終極完成之處。終極完成比起頭總是更豐富、更偉大、更高超。今天我們得以在主的恢復裡,實在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生活在神經綸中的完成階段,很多從前的得勝者,都期望著看到我們完成。我們的確是全宇宙中最蒙福的人,因為我們處在黃金的機會中,有分於實現神永遠的定旨。
希伯來十二章一節說,『所以,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脫去各樣的重擔,和容易纏累我們的罪,憑著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賽程。』雲彩是為著引導百姓跟隨主,(民九15~22,)並且主是在雲彩中與百姓同在。(出十三21~22。)以色列人乃是藉著雲柱跟隨主,並在雲柱中享受主的同在。所有信心的見證人,和信心的殉道者,都如同雲彩。藉著這些如同雲彩的見證人,我們得以跟隨主,並享受祂的同在。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