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馬可福音十四章十二至二十六節。
主耶穌在伯大尼享受筵席之後,就喫逾越節的筵席,又設立祂的晚餐來頂替逾越節的筵席。(可十四12~26。)主吩咐兩個門徒豫備逾越節筵席所需用的東西。(12~16。)在神經綸的歷史中,那是最後一次的逾越節筵席,因為從那時起,逾越節的筵席就被主的筵席頂替了。這指明舊的經綸已經被新的經綸頂替了。因此,今天我們沒有逾越節的筵席,而有主的筵席,主的晚餐。
我們看見,主用餅、杯設立祂的晚餐,這指明主的死、復活、祂的自己、和祂的擴大,就是祂的身體。主、祂的死、復活、和祂的擴大,至終將產生神的國。
馬可十四章十二節說,『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門徒對耶穌說,你要我們去那裡為你豫備喫逾越節的筵席?』猶太的曆法是根據聖經,一天是從晚上開始。(創一5。)奴僕救主在末次逾越節的晚上,首先與祂門徒同喫逾越節的筵席,並為他們設立祂的晚餐,(可十四12~25,)然後與門徒同去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26~42。)祂在那裡被捉,並被帶到大祭司那裡,深夜受議會的審判。(43~72。)同日早晨,祂被交給彼拉多,受他的審判,並且被定死罪。(十五1~15。)然後在上午九時,祂被帶到各各他,在那裡被釘在十字架上,一直留到下午三時,(16~41,)以應驗逾越節的豫表。(出十二6~11。)
照馬可十四章十三至十六節來看,主打發兩個門徒,告訴他們進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他們要跟著他。無論他進那裡去,他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我的客房,就是我同門徒可以在那裡喫逾越節筵席的地方在那裡?』他必指給他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房;門徒就要在那裡作必要的豫備。『門徒出去,進了城,所遇見的,正如耶穌對他們所說的,他們就豫備了逾越節的筵席。』(16。)
豫備逾越節筵席的這段記載,是非常奧祕的。這使我們想起主對兩個門徒論到驢駒所說的話,祂進耶路撒冷時乃是騎著驢駒的。(十一1~6。)誰讓出那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房,並且豫備好?我們在聖經裡找不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可能指明,奴僕救主設立晚餐是一件奧祕的事。
馬可十四章十八節說,『他們坐席正喫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與我同喫的人,要出賣我了。』這是喫逾越節的筵席,(16,)不是喫奴僕救主的晚餐,那是在二十二至二十四節。出賣主耶穌的,是加略人猶大。
十九至二十節說,『他們就憂愁起來,一個一個的問祂說,是我麼?耶穌對他們說,是十二個門徒中,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那個人。』猶大被暴露以後,在奴僕救主的晚餐以前(太二六20~26)就離去了。(約十三21~30。)他與奴僕救主的身體和血無分,因為他不是在主裡的真信徒,乃是滅亡之子。(十七12。)奴僕救主甚至認為他是個魔鬼。(六70~71。)路加二十二章二十一至二十三節,似乎指明猶大在主的晚餐以後纔離去,因主的晚餐是在前面十九至二十節題起的。然而馬可的記載和馬太的一樣,表明奴僕救主在十四章二十二至二十四節設立祂的晚餐以前,就在十八至二十一節指出猶大是出賣祂的人。馬可的記載是按著歷史的次序,路加的記載是按著道德的次序。馬太記載的次序與馬可的記載相合。
馬可十四章二十二節說,『他們喫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這是我的身體。』奴僕救主和跟從祂的人,在十六至十八節喫過逾越節的筵席以後,在這裡喫祂的晚餐。祂創設這新的筵席,要信徒記念祂,以頂替逾越節的筵席,那是舊約的筵席,要選民記念耶和華的救恩。(出十二14,十三3。)
新約這新的筵席,是藉著喫餅喝杯以記念奴僕救主;餅象徵祂為信徒所捨的身體,(林前十一24,)杯象徵祂為信徒的罪所流的血。(太二六28。)餅指生命,(約六35,)就是神的生命,永遠的生命;杯指福分,(林前十16,)就是神自己作信徒的分。(詩十六5。)身為罪人,他們的分該是神忿怒的杯,(啟十四10,)但奴僕救主為他們喝了那杯,(約十八11,)使祂的救恩成了他們的分,就是滿溢的(詩二三5)救恩之杯,(一一六13,)其內容乃是神作他們包羅萬有的福分。這餅和這杯是奴僕救主晚餐的構成成分。祂這晚餐就是祂設立的桌子,筵席,(林前十21,)叫信徒享受祂作這樣的筵席記念祂。因此,他們在記念祂的時候,陳列祂救贖並分賜生命的死,(林前十一26-祂的血與身體分開是宣告死,)向全宇宙見證祂豐富、奇妙的救恩。
馬可十四章二十三至二十四節說,『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對他們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神在出埃及二十四章三至八節,與蒙救贖的以色列人立約,(來九18~21,)那約成了舊的遺命,作為祂在律法時代對待贖民的依據。奴僕救主照著神的旨意,(十7,9~10,)藉著祂的死,為神的選民完成神永遠的救贖,並用祂的血立了新約,就是更美之約。(八6~13。)這約在祂復活以後成了新的遺命,(九16~17,)作為神在恩典時代與祂所救贖並重生的人聯合為一的依據。這新約頂替了舊約,同時將神的舊時代轉換為祂的新時代。奴僕救主要跟從祂的人知道這點,並在祂復活後基於這點、照著這點過生活。
主在馬可十四章二十五節繼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絕不再喝這葡萄樹的產品,直到我在神的國裡,喝新的那日子。』主在這裡是說到國度的實現;主回來以後,要在那裡與我們同喝。
二十六節是奴僕救主設立祂的晚餐這段話的結語:『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這詩是主在擘餅後,同門徒對父的讚美。
我們看見,當主與門徒同喫的時候,祂拿起餅來,祝福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這是我的身體。』(22。)主和門徒首先喫逾越節的筵席,隨後主用餅和杯設立祂的筵席,以頂替逾越節,這是因為祂就要應驗這豫表,成為我們真正的逾越節。(林前五7。)現今,我們是守真正的除酵節。(8。)
主筵席上的餅是個表號,象徵主的身體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裂開,將祂的生命釋放出來,使我們能有分於這生命;藉此,我們就成為基督奧祕的身體,(林前十二27,)這奧祕的身體,也是桌上的餅所象徵的。(十17。)因此,我們分享這餅,就有分於基督身體的交通。(16。)
主在十字架上裂開,為要釋放祂的生命。主的生命是在復活裡釋放的。因此,裂開是死,釋放是復活。藉著主在十字架上裂開,就能釋放祂裡面神聖的生命,使我們能有分於這生命。我們有分於主神聖的生命,就成為基督奧祕的身體,就是祂的擴大。這意思是說,我們享受這餅,就能成為基督奧祕的身體。
基督奧祕的身體就是祂的擴大,也是桌上的餅所象徵的,正如林前十章十七節所指明的。因此,我們分享這餅,就能有分於基督身體的交通。
主的血救贖我們,從墮落的光景回到神面前,並回到神完滿的福分裡。關於主的筵席,(林前十21,)餅象徵我們有分於生命,杯象徵我們享受神的福分,因此,這杯稱為福杯。(16。)在這杯裡有神一切的福分,甚至有神自己作我們的分。(詩十六5。)在亞當裡,我們的分乃是神忿怒的杯,(啟十四10,)但基督已經為我們喝了那杯,(約十八11,)祂的血已經為我們構成了救恩的杯,(詩一一六13,)滿溢的杯。(二三5。)我們分享這杯,就有分於基督之血的交通。(林前十16。)
馬可十四章二十五節論到葡萄樹的產品。主筵席上杯裡葡萄樹的產品也是個表號,象徵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所流的血。這血乃是神的公義所要求的,為使我們的罪得赦免。(來九22。)
馬可十四章二十四節說,主的血是立約的血。主的血既滿足了神的公義,就立了新約。在這新約中,神賜給我們赦罪、生命、救恩,和一切屬靈、屬天、神聖的福分。當神將這新約賜給我們時,這約乃是一個杯,(路二二20,)就是我們的分。主流了血,神立了約,而我們享受這杯;在這杯裡,神和一切屬神的都是我們的分。血是基督為我們所付的代價,約是神為我們所立的契據,杯是我們從神所領受的分。
關於主的筵席,我們有血、約和杯。當我們來赴主的晚餐,我們看見桌上的杯。那杯是一個約,也與血有關。因此,血、約與杯乃是一。血是基督為我們所付的代價,約是神為我們所立的契據,杯是我們從神所領受並享受的分。基督付上代價,神立約,我們則享受那福分。
主耶穌設立祂的筵席,向門徒指明,他們將進入祂的死與復活。主服事他們,不僅是用祂的身體與血,也是用祂的死、復活、祂的自己、和祂的擴大,就是祂奧祕的身體。祂在筵席上,用祂自己,祂的死與復活,與祂奧祕的身體,就是祂的擴大,來服事門徒。這意思是說,門徒應當享受祂的死、祂的復活、祂自己、和祂的擴大。
當主耶穌設立祂的晚餐時,我懷疑門徒是否明白其意義。他們雖然聽見主所說的話,但他們也許不明白。照著主耶穌在約翰福音所豫言的,等實際的靈來了,祂要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的實際,(十六13,)包括主所設立之晚餐的實際。那時,門徒必定回想主的話。他們也許說,『主被捉拿的那天晚上,祂用餅和杯設立了晚餐。我們當時不明白其中的意義;現在我們知道主的用意,乃是要使我們對於祂包羅萬有的死,祂奇妙的復活,祂自己,和祂奧祕的身體,就是祂的擴大,有完全的領悟。』
主的死、復活、主自己、和祂的擴大,都是為著產生新人。這新人是馬可四章裡國度種子的發展。新人完全發展出來就是國度。我們不可膚淺的讀聖經,而要蒙光照纔能看見這個異象。
今天,主耶穌仍然一直把我們帶到祂筵席的實際裡。祂進入死以前,用祂的死、復活、祂自己、和祂的擴大,設立祂的筵席。祂的死、復活、祂自己、和祂的擴大,是由擘開的餅與杯所表徵的。餅表徵祂奧祕的身體。主的血已經成為一個杯,來作我們的分;這血是神所立的約,也是基督所付出的代價。一週過一週,我們在主的筵席前溫習這個故事。
我們來到主的筵席上,不是要慶祝宗教的聖餐,或是所謂的望彌撒。相反的,我們在祂的筵席上得著了主釘死、復活、主自己、和祂奧祕身體(祂的擴大)的啟示。當我們有分於祂的死與復活,當我們以祂作我們包羅萬有的頂替時,祂就成了我們的一切,為著產生新人。至終,這新人要成為神的國。當這個過程完成時,主耶穌就要回來接受這新人,並且得著國度。願我們都看見這奇妙的異象!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