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信息中,我們來到關於神的揀選這一段的第二點,就是神的經綸。神在祂的揀選中有經綸,就是神聖的安排。這神聖的安排或行政,管制全世界和全人類。在神主宰之下的這行政,就是祂神聖的經綸。
在羅馬十一章一節保羅問:『這樣,我說,神棄絕了祂的百姓麼?絕對沒有!』保羅是傑出的律師,擅於辯論,並且無論處於申辯的那一方都得勝。若沒有羅馬十一章,我們當然會以為神揀選以色列人之後,必定改變了心意。羅馬九至十章似乎指明神放棄了以色列人。因為有些人這樣以為,所以保羅就問:『神棄絕了祂的百姓麼?』然後他自己答覆問題,堅決的說,『絕對沒有!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出於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神並沒有棄絕祂豫先所知道的百姓。你們豈不曉得經上論到以利亞是怎麼說的?他怎樣向神控告以色列人說,「主阿,他們殺了你的申言者,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但神的回話是怎麼對他說的?是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羅十一1~4。)神的申言者以利亞,向神控告以色列人。然而,神告訴以利亞,不要在祂面前控告百姓,因為祂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保羅繼續說,『在現今的時候,也是這樣,照著恩典的揀選,還有剩下的餘數。既是照著恩典,就不再是本於行為;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5~6。)
保羅辯論得真好,他無論為問題的那一方申辯,總是得勝。在十章他說以色列人壞,就證明他們有多壞。十章二十一節說,『至於以色列人,他卻說,「我整天向那悖逆頂嘴的百姓伸手招呼。」』當然地上最壞的百姓就是悖逆頂嘴的百姓。我們讀這樣的敘述,很容易說,『以色列人的情形沒有指望。以色列人了了。』然而,我們來到十一章,就看見耶和華如何親自與以利亞辯論的記載。以利亞說,『主阿,他們殺了你的申言者,拆了你的祭壇。』這些敘述都是真實的。然後以利亞說,『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主臨到以利亞,似乎說,『以利亞,聽我說。不是只剩下你一個人。我留下七千人。以利亞,你在說甚麼?』就一面說,在十章保羅似乎反對以色列人;如今在十一章他支持以色列人。在十一章五節保羅說,『在現今的時候,也是這樣,照著恩典的揀選,還有剩下的餘數。』保羅就是不會被打敗。保羅的意思是說,『不但在以利亞的時候神留下七千人,在現今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候,神仍有照著恩典的揀選。今天還有剩下的餘數存留。』對我們現今這時候,原則是一樣的。無論基督教多麼墮落,我們信在千千萬萬的基督徒中間,仍有剩下的餘數,是神所留下的。
我不是誇口,但我認為自己就是主所留下的人。你對自己覺得如何?在已往的年間,好些時候我的想法和以利亞一樣。但我讚美主,至終我發現主為自己留下許多人。神為祂永遠的定旨保留剩下的餘數,所以不要失望。
六節說,『既是照著恩典,就不再是本於行為;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絕不要忘記,我們都是恩典所保留的。這不是我們行為的結果,這完全是因著祂的恩典;若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
『這怎麼樣?以色列人所切求的,他們沒有得著,惟有蒙揀選的人得著了,其餘的都成了頑梗不化的。』(7。)原則上,今天的情形是一樣的。我們有甚麼可誇的?我們惟有誇主的恩典。
八節說,『如經上所記:「神給他們昏睡的靈,看不見的眼,聽不見的耳,直到今日。」』這是我們的光景麼?有些人有眼,但他們的眼失去了視力;有些人有耳,但他們的耳失去了功用。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情形。一九三七年我受主的工作指派,到華北各地旅行,目的是要與基督教分享主所給我們的一切真理。我受倪弟兄帶領之下的工作指派作這事。我受囑咐不要留在任何地方召會中,乃要在華北各地旅行。那段期間我常常在公會裡旅行盡職。藉此我知道其中的情形很可憐。有心的人不多;大多數人無眼可看,無耳可聽。後來我不再旅行,留在我的家鄉煙臺。主給我清楚的負擔,不要再旅行,只要留在那個城市的地方召會裡。我留在那裡四年之後,那裡就有一次復興。
讓我告訴你另一個故事。一九三四年,我在上海與倪弟兄同住了相當的時間。有一天我們開車到另一個城市,他對我說,『弟兄,公會棄絕了我們。』他引用保羅在行傳十三章四十六節的話說,『我們…轉向外邦人去。』從那時起,主恢復中的工作就明確的轉向外邦人。從一九三三年我首次與倪弟兄在一起,直到一九五○年我們彼此分開,他在中國沒有接到一次任何公會的邀請。雖然沒有公會邀請他盡職,但他的書非常受歡迎。無論情形怎樣,今天主還有祂剩下的餘數。
讓我們往前到羅馬十一章九節…『大衛也說,「願他們的筵席成為陷阱,成為網羅,成為絆腳石,作對他們的報應。」』我們見過同樣的事發生在今天的情形裡。
十節說,『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能看見;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脊背。』今天的基督教裡豈不是一樣麼?許多人的眼睛豈不是昏矇,脊背豈不是彎下麼?他們缺少視力以致看不見,也不能站得正直。
神揀選中的經綸,首先是在於恩典所保留的餘數,其次是在於藉著以色列人失腳而得救的外邦人。在羅馬十一章十一節保羅說,『這樣,我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麼?絕對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好惹動他們妒忌。』在九章三十二節保羅說,以色列人『碰跌在那絆腳石上』。現今在十一章十一節他說,他們失腳不是要他們跌倒。保羅非常謹慎的展開他的辯論說,以色列人失腳,但他們沒有跌倒。在十一節下半,保羅描述以色列人的跌倒是『過失』;因著這不信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保羅陳明的是何等的申辯!他是何等一位律師!沒有人能打敗他,人人都必須服他。在十二節保羅說,『若他們的過失成為世人的富足,他們的缺乏成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以色列人造成的過失成了世人的富足,他們的缺乏成了外邦人的富足。在保羅以外,誰能這樣辯論?
在十一章十三至十四節保羅說,他顯大他在外邦人中的職事:『我是對你們外邦人說的,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榮耀我的職事,或者可以惹動我骨肉之親妒忌,好救他們一些人。』雖然保羅榮耀他在外邦人中的職事,實際上他卻在為以色列人爭辯。
我們需要仔細讀十五節:『若他們被丟棄,世人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從死人中復生麼?』請注意保羅不是說『棄絕』。棄絕是一回事,丟棄是另一回事。在十一章一節保羅問:『神棄絕了祂的百姓麼?』保羅自己答覆問題說,『絕對沒有!』因此,在『被棄絕』和『被丟棄』之間有重要的不同。被棄絕的意思是被撇棄,而被丟棄的意思是暫時被擺在一邊。所以,保羅的思想是神丟棄了以色列人,不是棄絕了他們。
讓我們讀十六至十八節:『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若是聖的,全團也是聖的;樹根若是聖的,樹枝也是聖的。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在其中接上去,一同有分於橄欖根的肥汁,你就不可向那些枝子誇口;縱然誇口,也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橄欖根是誰?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是誰?我信正確的答案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在十一章二十八節保羅說,以色列人『因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列祖』指先祖,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這三位先祖是橄欖根,和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
我們需要清楚關於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和全團之間的不同。假定你有作餅的一團生麵,你從那團麵取出一塊;那一塊可稱為頭一部分。在聖經裡,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不是給百姓喫的,乃是先獻給神,然後給祭司,作他們的食物。照著民數記十五章十八至二十一節,神告訴以色列人,他們進入那地以後,必須將頭一塊麵團獻給主。那麵團稱為新麵,羅馬十一章十六節裡『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就是指這個。使徒保羅用這頭一塊麵說明亞伯拉罕同以撒、雅各。我們在創世記生命讀經裡讀到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就會發現這三位先祖該被視為一個人,三者的屬靈經歷實際上是一個人的經歷。這三位先祖從前是,現在仍是向神所獻麵團的頭一部分,頭一塊麵,而他們所有的後裔乃是全團。同樣,三位先祖從前是,現在仍是神所栽種之橄欖樹(耶十一16)的根,而他們所有的後裔乃是枝子。所以,保羅的辯論是,獻給神的頭一塊麵若是聖的,全團也就是聖的。這就是說,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聖的。不但如此,樹根(列祖)若是聖的,所有的枝子(列祖的後裔)也就是聖的。雖然以色列人失腳,但他們沒有跌倒。他們暫時被砍下來;以後他們要重新被接上去。
在羅馬九章,神所揀選的人被比喻為泥;在羅馬十一章,他們被比喻為作餅用的一團麵。你以為那一個較好?你願作一塊泥或一塊麵?雖然我寧願作一塊麵,但作泥仍是好的,因為泥是用來作蒙憐憫的器皿,以盛裝基督。因此,林後四章七節告訴我們:『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裡。』不但如此,提後二章二十節說,『有金器銀器,…有作為貴重的。』我們看過羅馬九章泥土造的器皿,藉著呼求主的名被充滿,如羅馬十章裡所啟示的。提後二章二十節的器皿也是這樣;該章二十二節告訴我們,尋求主的人需要清心呼求祂。所以,貴重器皿被充滿的路,乃是藉著呼求主的名。
羅馬九章給我們看見,我們是泥塊,被作成盛裝基督的器皿。這很美妙。然而,我更歡喜作一塊麵,全團的一部分。泥沒有生命,麵團卻是生命的東西,是用細麵作成的。雖然泥可用來作器皿,盛裝基督以榮耀神,但麵團卻是為著滿足神;麵團是獻給神作食物以滿足神。一塊無生命的泥不能滿足神,惟有在麵團裡纔有滿足神的活的元素。
麵團是為著神的滿足,根是為著我們的滿足。羅馬十一章十七節說,我們『這野橄欖得在其中接上去,一同有分於橄欖根的肥汁』。我們在創世記生命讀經裡讀到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生平,就會看見他們是橄欖根;整棵橄欖樹都在於他們的肥汁。讚美主,我們這野橄欖得接在神栽種的橄欖上,使我們一同有分於橄欖根的肥汁!這是我們的享受。神享受麵團;我們享受根。麵團和根都屬於植物生命,滿足神和人的生命。麥子和橄欖都為神和人產生享受和滿足。讚美主!我們一再看見保羅是多麼深的作者。羅馬書裡沒有一樣是膚淺的。
在十七節保羅說,我們外邦人『這野橄欖得在其中接上去,一同有分於橄欖根的肥汁』。接枝是生命的事。野樹的枝子接在栽種的樹上,就是接受栽種之樹的生命。因此,這不是我們外邦人改變宗教的事,乃是接受根的生命的事,這生命就是基督。許多外邦人從異教轉向基督教,卻沒有接受基督的生命。他們從未接在神所栽種的橄欖樹上,以基督作生命;但我們已接上,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同享受基督的生命。讚美主!
保羅在十九節為外邦人說話,他說,『這樣,你要說,那些枝子被折下來,是特為叫我接上去。』外邦人也許這樣以為。保羅回答:『不錯,他們因著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著信,所以站立得住。你不可心思高傲,倒要懼怕;因為神若不吝惜本來的枝子,也必不吝惜你。你看神的恩慈和嚴厲:對那跌倒的人是嚴厲,對你卻是神的恩慈,只要你常留在祂的恩慈中;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20~22。)保羅的話何等有智慧。
所以,因著以色列人的過失,因著他們的失腳,救恩便臨到外邦人。然而,以色列人沒有跌倒;他們只是失腳。這是神揀選中的經綸。
『而且他們若不是常留於不信中,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彀把他們重新接上。你是從那天然的野橄欖樹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栽種的橄欖樹上,何況這些天然的枝子,豈不更要接在自己的橄欖樹上麼?』(23~24。)雖然保羅似乎為外邦人說話,但他實際上更支持猶太人,因為他自己是猶太人。在說到外邦人的話背後,隱含著他對猶太人的負擔。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精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硬心,直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25。)『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是指悔改相信的外邦人說的。現在是許多外邦人要悔改的時候。因此,『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還沒有完成,目前仍在繼續。『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與『直到外邦人的時期滿了』(路二一24)不同;有些基督徒將這兩句話混淆。『直到外邦人的時期滿了』是指關於外邦人掌權時期終結的豫言;『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是指外邦人中悔改的完成。
在羅馬十一章二十六節保羅宣告:『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拯救者從錫安出來,祂要從雅各家消除不虔。」』那時所有存留的以色列人都要得救。『「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就著福音說,他們因你們的緣故是仇敵;但就著揀選說,他們因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27~28。)請注意二十八節的兩個『緣故』:『你們的緣故』和『列祖的緣故』。他們因我們的緣故是仇敵;但因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因為神的恩賜和呼召,是沒有後悔的。』(29。)神的恩賜和呼召是永遠的,沒有後悔,沒有改變。神的恩賜一賜下,就永遠賜下。神一呼召了我們,就永遠呼召了我們。祂絕不會為祂的恩賜和呼召後悔。我們何等感謝神,『在祂並沒有變動。』(雅一17。)『你們從前不信從神,如今卻因他們的不信從,蒙了憐憫;照樣,他們現今也是不信從的,叫他們因著你們所蒙的憐憫,現今也就蒙憐憫。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信從之中,為要憐憫眾人。』(羅十一30~32。)這裡我們看見保羅用不信從和憐憫作為他辯論的方法。人的不信從給神的憐憫有機會,而神的憐憫帶給人救恩。因此,我們再次看見保羅每次的申辯都得勝。神將眾人都圈在不信從之中,為要憐憫眾人。這是神的經綸。我們能說甚麼?我們只能說,『為著祂的憐憫,阿利路亞!』祂甚至用我們的不信從圈住我們,使我們作顯示祂憐憫的器皿。
這時保羅向神揚聲讚美,為著神的揀選而讚美。『深哉,神的豐富、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道路何其難尋!誰曾知道主的心思,誰曾作過祂的策士?誰曾先給了祂,使祂後來償還?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藉著祂、並歸於祂;願榮耀歸與祂,直到永遠。阿們。』(33~36。)保羅在羅馬九至十一章,似乎給了我們地圖,使我們藉此可尋見神的道路。神在三個階段得著讚美和榮耀:已過,因為萬有都本於祂;現今,因為萬有都藉著祂;將來,因為萬有都要歸於祂。已過萬有都本於祂而成,現今萬有都藉著祂存在,將來萬有都要歸於祂。神的揀選是照著祂自己,照著祂的選擇,不是照著任何別的事物。萬有都本於祂,藉著祂,並為著祂。『願榮耀歸與祂,直到永遠。阿們。』
CopyrightⒸ 2016-2023 臺灣福音書房